文/格瓦拉同志
但凡省會或首府,論文化,論底蘊,論經濟,論知名度,都應該在一個?。▍^)擁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有資格占據“帶頭大哥”的位子,而其他城市也心服口服,比如西安、成都、太原等。但是,有些省會或首府則不同,雖然占據著“龍頭”的位子,但由于某些原因,卻不能讓其他“小弟”信服,尤其是那些“二號”城市,更是一百個不服、不忿、不屑。比如下面六個城市。
1.鄭州
鄭州當上河南的省會后,常讓一些省內“兄弟”感覺不服,尤其是洛陽、開封兩地。前者號稱“十三朝古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后者號稱“八朝古都”,解放前一直就是河南省會。論歷史,論文化,論知名度,任何一個都可以秒殺鄭州。
但好漢不提當年勇,不服氣歸不服氣,但論經濟實力,論發展前景,整個河南省,鄭州還是要做“頭把交椅”。如今的鄭州,已經成為新一線城市,連國家也表態支持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未來的前景,不可限量!
2.濟南
濟南盡管在山東省會的位子上坐了640多年,但論起知名度,在省內省外人眼中,還真趕不上青島。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青島就像一個魅力四射的妙齡少女,濟南則像一位暮色垂垂的老翁,至于哪一個更“吸睛”,答案自然在不言中。
其實青島之所以更知名,不僅僅因為它是沿海城市,環境優美,更重要的還是它帶有濃郁的歐式風情,而且還匯集了一大批知名企業。論環境,論文化,論經濟,濟南跟青島比,還真不是個。更何況,青島還是國家五大計劃單列市之一,行政級別較之濟南不是一般的高!
3.呼和浩特
呼市雖然地處內蒙中部,很適合做首府,但它經濟實力上趕不上包頭,旅游資源又不及東北部幾個市,再加上區內“小弟”們都喜歡往臨近的北京、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大城市湊,經常讓呼市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
在區內“小弟”中,最不服呼市的當屬包頭。包頭作為區內發達的工業城市,不僅有稀缺資源-稀土,而且還有引以為傲的大型企業-包鋼,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論城市規劃,也要優于設計不合理的呼市。有這許多優勢,難怪包頭一直瞧不上呼市。
4.南寧
一提起廣西,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而且還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桂林就是廣西首府。其實,桂林在歷史上確實當過廣西的首府,而且年頭還很長,從997年兩廣分治起,到1950年首府正式遷到南寧,有900多年時間。
說起桂林失去首府的位子,這里面還有段趣聞。民國肇建后,桂系頭目陸榮廷依仗強力,將省會由桂林遷往老家南寧,以此為巢穴進而獨霸廣西。等到新桂系頭目李宗仁、白崇禧控制廣西后,又把省會遷回到老家桂林。重新奪回首府位子的桂林高興了14年,解放后馬上又失去首府地位,直到如今仍對南寧耿耿于懷。
5.福州
與南寧的情況相似,多數人一提到福建,首先會想到的是廈門。其實,福州的建城史遠遠早于廈門,而且歷史上一直是福建的省會,廈門的崛起,還是在晚晴開埠之后。但是,人們就是認廈門不認福州,讓后者也很是沒轍。
廈門之所以出名,不僅是因為環境優美,還在于它既是國家計劃單列市,又是經濟特區,行政級別和經濟環境,都遠遠優于福建。這么多有利條件,怪不得廈門看不起福州。
6.石家莊
作為河北的省會,石家莊在省內“小弟”們的眼中,就是一個尷尬的存在。論底蘊,經常被保定人嘲笑;論經濟,每每被唐山瞧不起。就是名字本身,也是土的掉渣!本來,河北的省會一直是保定,后來遷到石家莊屬于臨時性安排,結果到了哪兒就再沒挪過窩。不過,盡管做了這么多年的省會,但一直也沒積攢起足以讓省內“小弟”心服口服的資本。
而今,“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正在籌建,失去省會地位的保定很可能會借此發力,古城換新顏。不過,本已尷尬的石家莊的前景卻變微妙了,既然在省內的地位優勢都失去了,以后還靠啥號令省內“小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