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從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上京會寧府稱帝,到金末帝完顏承麟戰死在蔡州城內,金朝享國119年(1115-1234年)、經歷10帝,其中最愚蠢者,當屬第8任皇帝金宣宗完顏珣。那么,金宣宗在位期間都有哪些愚蠢的表現?他的統治給金朝帶來哪些危害?最終結局如何?
01 登基為帝
完顏珣,女真名為完顏吾睹補,是金世宗完顏雍之孫,宣孝太子完顏允恭之子,金章宗完顏璟的異母兄,生母為劉昭華。完顏珣出生后不久,即被金世宗養于宮中,雖然深受祖父的喜愛,但由于是漢女所生的庶子,因此并沒有成為儲君的可能。然而,完顏珣畢竟是天潢貴胄,因此長大后依然獲封為王爵,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判永定、彰德等軍。
金宣宗劇照
金章宗沒有子嗣,因此等到他駕崩后,叔父完顏永濟便在李元妃、大宦官李新喜和平章政事完顏匡的幫助下謀得帝位。不過,完顏永濟為人庸懦無能,加之面對蒙古的進攻毫無辦法,因而遭到群臣的鄙視,地位岌岌可危。至寧元年(1213年)八月,大將胡沙虎發動政變劫持完顏永濟并將他毒死,隨后擁立完顏珣做皇帝,是為金宣宗。
02 倉皇南逃
金宣宗爬上龍椅后沒多久,大將術虎高琪便擊殺胡沙虎,但此君隨即成為新一代權臣,專橫跋扈程度不亞于胡沙虎。不僅如此,金宣宗從叔父手中接過來的是個超級“爛攤子”,尤其是持續性遭到由成吉思汗統率的蒙古鐵騎侵擾,在他即位后不久便接連丟失河北大部分州縣,僅有京師中都(今北京)和真定、大名等11座城池沒有失守,其情勢可謂危急萬分。
成吉思汗畫像
為了保障都城的安全,金宣宗卑辭厚幣,遣使向蒙古求和,并得到成吉思汗的同意,時在貞祐二年(1214年)三月。就當時的形勢而論,既然成吉思汗已經答應撤兵,金宣宗理應加強中都等地的防守,然后徐圖收復失地的事宜,唯此可以重振帝國榮光。然而,金宣宗大約是被蒙古人嚇破了膽,在成吉思汗撤兵后沒多久,便以中都缺糧、不能應變為由,宣布遷都南京開封府。
金宣宗倉皇南逃的舉動可謂愚蠢至極,此舉不僅嚴重動搖中都守軍的士氣和民眾的信心,而且朝中投降派官員和契丹、漢等民族的將領或地方豪強,也趁機叛金降蒙。面對種種“利好”局面,成吉思汗以金宣宗“背約”為由,再度率蒙古大軍南侵,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再度進逼中都城下。貞祐三年(1215年)五月,在抵抗蒙古數月時間后,中都最終淪陷。
金朝末期地圖
中都淪陷后,金朝在河北、山東等地的統治土崩瓦解,當地漢族豪強紛紛起兵自保,強者跨州連郡,弱者宰縣割邑,在相互混戰的同時,也抵御蒙古大軍的侵襲。金宣宗自知已無法有效統治這些地區,索性做順水人情,將武仙、張甫等9個勢力最大的軍閥都封為公爵,希望他們能肩負起抵御蒙古、護衛開封的重任,史稱“封建九公”。
03 結怨宋夏
金宣宗倉皇南逃后,南宋對金朝的態度也發生逆轉,以喬行簡、真德秀等人為首的文官集團,主張聯蒙抗金并停止對金朝貢納“歲幣”。宋寧宗思慮再三后,決定先行停納“歲幣”,至于聯蒙抗金一事可以暫緩。南宋雖然沒有跟蒙古聯手進攻金朝,但停納“歲幣”的舉動卻激怒術虎高琪,正是在他的慫恿下,金宣宗于興定元年(1217年)夏天發動侵宋戰爭。
宋寧宗畫像
術虎高琪之所以力主對宋開戰,除了“歲幣”的原因外,還緣于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金軍實力比蒙古不足,比宋軍卻綽綽有余,而在南方奪取的疆土,完全可以彌補在北方的損失。然而,出乎術虎高琪意料之外的是,宋軍的抵抗極其頑強,使得金朝的攻勢進展艱難,許多城池得而復失,幾乎是白忙活一場。不僅如此,此時金朝的統治區內叛亂四起、狼煙遍地,真可謂四面楚歌。
“偷雞不成蝕把米”,金宣宗在沮喪之余便轉而向南宋求和,但遭到后者的拒絕,連使者都無法入境。金宣宗惱羞成怒,竟然在蒙古大軍橫掃山西的情況下,在興定二年(1219年)春對南宋發起新一輪的全面攻勢。可惜,金朝這一次輸得更慘,尤其是棗陽一戰被擊殺3萬多人,令金宣宗哀痛不已。兩度伐宋的慘痛失敗,使術虎高琪成為眾矢之的,很快便被金宣宗下令捕殺。
西夏軍隊
跟蒙古、南宋的戰爭使金朝元氣大傷,但就在這種極為不利的局面下,金宣宗又跟西夏交惡,雙方混戰近十年,損耗都相當沉重。在國家危亡之際,金宣宗最應當做的是集中精力對付蒙古的攻勢,但此君卻四處樹敵,打了一系列毫無意義且損失慘重的戰爭,可以說愚蠢至極,而他最終僥幸避免淪為亡國君,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04 憂懼而死
金宣宗登基時年已半百,由于對外常年跟蒙古、西夏、南宋作戰,內有軍閥割據和權臣專制,因此沒有睡過一天舒心覺。雖然在最后的兩年時間里,金宣宗起用了幾位能征善戰的將領,使得抗蒙形勢稍有好轉,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被動地位。在苦撐10年后,憂懼交加的金宣宗病死在開封,享年61歲,時在元光二年(1223年)十二月。金宣宗駕崩后,太子完顏守緒繼位,是為金哀宗。
金哀宗非亡國君卻當亡國之運
金哀宗是個志在中興卻無力回天的悲情皇帝,在位11年間宵衣旰食、朝乾夕惕,一門心思想要革除前朝弊政、重振帝國雄風。但無奈國家積弊日久,官員茍且偷安、將士畏戰的現象很普遍,因此在蒙古、南宋聯軍的持續打擊下,最終走向亡國。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十一,金哀宗最后的避難所蔡州淪陷,亡國君為免遭遭侮辱,遂自縊于幽蘭軒,金國至此滅亡。
參考書目
脫脫(元):《金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
脫脫(元):《宋史》,中華書局1985年版。
宋濂(明):《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版。
畢沅(清):《續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99年版。
柯劭忞(民國):《新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