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文德皇后長孫氏不僅賢良淑德、寬厚仁慈,被后世贊譽為千古賢后,而且跟唐太宗之間伉儷情深,堪稱帝王史上一對“模范夫妻”。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長孫皇后跟唐太宗在一起時,身邊總是藏著一包毒藥。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千古賢后
作為唐朝第一位生前獲封為皇后的女性,長孫皇后被史官們塑造成千古賢后的形象,身上集中了中國傳統女性全部的優點:她胸懷寬廣,并不嫉妒其他妃嬪的得寵,對其他非親生皇子也視如己出;她勤儉節約,討厭奢華浪費,所需的東西夠用就可以,并經常訓戒諸位皇子要以謙恭節儉為先;她恪守本分,從不主動出面干涉朝政,在唐朝眾多皇后中極其罕見。
長孫皇后劇照
長孫皇后賢惠淑德、語不及私,對于歷朝歷代外戚干政以致家族覆亡的史實,一直引以為鑒,認為自己的家族能和皇室聯姻已是莫大恩寵,但他們并非全是德才兼備的人才,然而卻能占據高位(如兄長長孫無忌),長此以往便容易招致災殃。所以為家族安危考慮,皇后經常懇請唐太宗切莫讓其族人擔任中樞要職,只需要讓他們以外戚身份參加朝覲便可,但皇帝并未完全聽從。
唐太宗雖然號稱明君,但作為一個性情皇帝,他難免會在被冒犯的情況下,會產生過激的言行。此時,身為妻子的長孫皇后便會發揮她的柔性力量,一方面溫情撫慰丈夫,一方面竭力保護忠臣。例如,以直言敢諫著稱的魏征,曾屢屢出言激怒唐太宗,如果沒有長孫皇后為之轉圜,他這個“鄉巴佬”(唐太宗語)很可能會性命不保。
魏征劇照
正因為長孫皇后極其賢德,因此時人和后世對她的評價都極高,認為她是有史以來最賢明的皇后。例如,唐朝史官吳兢在《貞觀政要》中對長孫皇后不吝贊美之詞,稱“若后之徳,雖漢之陰、馬,亦不能及,可謂無愧周之任、姒、邑姜者矣!正家而天下定,后之謂歟?”吳兢生性耿直,著述以敘事簡練、奮筆直書見稱,因此他對長孫皇后的評價,可信度還是相當高。
02 鶼鰈情深
長孫皇后是北周、隋朝名將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的胞妹,不僅容貌秀美,而且性情溫順、知書明理,是個秀外慧中的奇女子。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年幼喪父的長孫氏在舅舅高士廉的力促下,跟唐國公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結為夫妻,當時她才只有13歲。婚后,長孫氏跟李世民之間夫唱婦隨、鶼鰈情深,關系親密的不得了,并且還生下3子4女。
長孫皇后與唐太宗劇照
唐朝統一天下后,秦王李世民跟太子李建成之間的關系日益惡劣,最終竟發展到手足相殘的地步。在這段充滿殺機的歲月里,長孫氏義無反顧地站在丈夫的背后,和胞兄長孫無忌及房玄齡等秦王府僚共同給予李世民毫無保留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長孫氏甚至公開露面,親自鼓勵將士們,使得秦王府士氣大增。毫不夸張地說,“玄武門之變”能成功,長孫氏同樣有莫大的功勞。
貞觀八年(634年),帝后生死相依的情景再度出現。在九成宮的某夜,大將柴紹(唐太宗的姐夫)突來告變,唐太宗聞訊后立刻穿上盔甲,準備外出應對騷亂。同房就寢的長孫皇后見丈夫全副武裝,不顧自己病體虛弱,立即緊跟唐太宗。左右竭力勸說皇后應以身體為重,然而她只顧念著丈夫,不惜自身病情加重,執意隨從丈夫,直至騷亂平息才作罷。
長孫皇后發誓跟唐太宗同生死
唐太宗登基后生過一場重病,長年累月無法康復,長孫皇后悉心照料丈夫,晝夜不離左右。眼見著唐太宗久病不愈,心急如焚的長孫皇后便把一包毒藥系在腰間,決定如果丈夫撒手人寰,她也不會獨活(“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晝夜不離側。常系毒藥于衣帶,曰:'若有不諱,義不獨生’。見《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四》)。唐太宗夫婦之間的真摯感情,由此可見一斑。
03 香消玉殞
雖然長孫皇后跟唐太宗感情十分真摯,但可惜紅顏薄命,年紀輕輕地便撒手人寰。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皇后崩逝于太極宮立政殿,年僅36歲。長孫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太宗遵從她要求薄葬的遺愿,在陵墓中不陪葬金玉等物,只設置用土木制成的人馬、器皿等物(“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四》)。
長孫皇后死后,唐太宗甚是哀傷
長孫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依然對她追思不已,為了能稍緩相思之苦,便在宮里面修建了一座高聳的樓臺(層觀),在政務閑暇之余,便會登臨此地眺望亡妻,有時一呆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不言不語,顯得異常的悲傷、寂寥。有時候,皇帝為了分解相思之苦,還會拉著重臣陪同悼念,每每在這種場合,大臣們都會陪著皇帝流淚,好像他們真的懷念皇后一般。
古代提倡以孝為先,不提倡丈夫祭奠妻子,即使貴為帝王,也往往身不由己,所以唐太宗如此公開的悼念亡妻,必定會遭受保守派大臣如魏征等人的非議、奚落,但同時也可以看出,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感情真摯。因此,唐太宗盡管聽從魏征的建議拆毀了高臺,但他對亡妻的思念卻一刻也未能停止。
唐昭陵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并入葬昭陵,在泉下等待了13年的長孫皇后,終于再一次與丈夫“聚首”。正所謂“生同衾、死同穴”,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生前鶼鰈情深,死后相守在一起,也算是帝后界的“模范夫妻”了。
參考書目
劉昫、趙瑩 (后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歐陽修(北宋):《新唐書》, 中華書局1975年版。
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