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臨床醫生面對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多。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年齡大于65歲的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9%。那么這類患者在調控血壓方面與普通患者有何不同?老年高血壓治療藥物應如何選擇呢?
1、以收縮壓升高為特點
老年高血壓指的是年齡在60歲以上人群中,收縮壓>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5毫米汞柱的患者。老年高血壓人群一部分是由中青年高血壓發展而來,另一部分是因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彈性減低,收縮壓升高而來。
2、同中青年高血壓相比,老年高血壓具有以下特征:
(1)臨床發現,半數以上老年高血壓患者是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以收縮壓增高和脈壓差增大為特點。這對心臟危害性更大,更易發生心力衰竭,同時也更易發生腦卒中。
(2)老年人高血壓的血壓波動比較大,特別是收縮壓。這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所造成的。
(3)老年患者腎動脈阻力增加,對血容量減少和交感神經抑制敏感,易出現水鹽失衡。
(4)易受體位變動的影響,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率較高,這與老年人心臟和心血管系統逐漸硬化,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等有關系。據統計,老年人體位低血壓發生率可達到20%~50%。
3、降壓強調平穩
老年高血壓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積極治療可明顯降低腦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險性。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血壓,使之盡量降至正常范圍。那這個正常范圍是多少呢?目前幾個主要的高血壓指南建議的降壓目標為≤150/90mmHg,如果患者可以耐受,收縮壓強調應盡量較低。隨著血壓下降,靶器官損害早期有獲益,后期獲益逐漸減低。但是血壓若持續下降到一定程度,可能不但沒有獲益反而出現損害。所以具體降壓控制范圍,需要臨床監測確定。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不能求“速效”,要注意慎重緩降,用藥從小劑量開始,避免因血壓降得過低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60~79歲老年高血壓患者,3個月內降壓達標即可;>80歲的患者,可能需要數月至2年完成血壓達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