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隱隱作痛,是不是心臟出問題了?心梗、AED急救、心絞痛、室上速……心臟病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屬了,它正在悄悄地向年輕人逼近!
有些心臟病愛搞突襲,短時間內就可威脅我們的生命;有些心臟病則愛緩緩入侵,多年困擾著我們的生活。當真的患上心臟病后,我們該怎么辦?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是萬能的嗎?心臟支架能救我們嗎?需要終身服藥嗎?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造影術……各種各樣的檢查,到底該不該做?
《你好,心臟——惠大夫講心臟健康》用輕松易懂的語言,為您解答關于心臟病的困惑,不但介紹了冠心病的相關知識,還從冠心病、心臟的兩大殺手——高血壓和高血脂入手,兼顧介紹了其他類型的心臟病,囊括了病因、預防方法、治療手段和生活管理等內容,配合真實的病例講解,為您講全、講透心臟病。
正常的竇性心律
心律失常發作時有哪些癥狀?
王大娘由于反復出現頭暈、暈厥的現象在當地醫院就診多次,醫生考慮其病因是腦供血不足,為她完善了頸動脈超聲、頭部CT 等檢查,結果提示:頸動脈中重度狹窄、腔隙性腦梗死。加之王大娘多年的高血壓病史,腦供血不足的診斷貌似有理有據。未曾想,治療數月之久,癥狀依然不見好轉。
轉診到上級醫院后,一張普通的心電圖為醫生提供了新的診斷思路。心電圖的結論為:竇性心動過緩,心率為40 次/ 分。在“正常的竇性心律”一文中提及過,部分老年人可能會發生竇性心動過緩,但心率多數在50~60 次/ 分,如果心率低于50 次/ 分,往往提示心臟電傳導系統出了問題。而后完善的24 小時動態心電圖結果提示,心臟在檢查期間發生了多次超過3 秒的停跳現象,最長一次為6 秒,與之相吻合的是,王大娘頭暈的癥狀在這幾次停跳的時段中再次發作。
事情終于真相大白:王大娘原來是患上了心律失常(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于嚴重的心動過緩導致大腦短時間供血不足,繼而誘發了相應癥狀。其實,頸動脈嚴重狹窄只是一項加重頭暈的因素而已。醫生為王大娘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從那以后,王大娘頭暈的癥狀基本緩解,暈厥的癥狀再未發作。
如何診斷心律失常?
吳先生50 來歲,患有多年的高血壓病,曾因反復心慌的癥狀就診,當時醫生懷疑是心律失常,但多次檢查心電圖均無異常。為了持續監測心律情況,進一步完善了24 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依然無果,佩戴儀器期間,他的心律完全正常。
吳先生的癥狀忽隱忽現,有時間隔數月發作,有時間隔數天發作。發作持續的時間亦長亦短,時而數分鐘,時而數小時。為了明確診斷,讓他終日佩戴動態心電圖儀器也不太現實。實際上,類似的病例在臨床上屢見不鮮,其診斷難點主要在于不能及時地在發作期監控心律情況。
后來,醫生想到了一種聰明的方法協助捕捉到了異常的心律信號,那就是用智能運動手環。智能運動手環類似電子手表,佩戴方便,部分機型能輔助監控并回顧分析心律情況。
最終發現,在心慌發作期,吳先生的心律出現了明顯不齊的現象,最快心率可達150 次/ 分,醫生高度懷疑是房顫。而后住院進行了電生理檢查,明確了診斷,這就是房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