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是動脈閉塞的常見病因,因而又常被稱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下肢間歇性跛行或夜間靜息性疼痛等癥狀。我們使用脈血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取得滿意療效,與西洛他唑治療對照,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設計 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在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心內科選擇門診患者38例;方案獲得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全過程跟蹤。
1.2 隨機分組 納入病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
1.3 納入標準 ①年齡51 ~ 91歲。②通過下肢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下肢動脈閉塞。③生命體征平穩,無心、肝、肺、腎等臟器嚴重功能障礙及出、凝血功能異常。④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其它疾病導致的下肢癥狀,如椎間盤突出、脊髓空洞癥等。②已接受相關治療并可能影響效應觀測指標。③既往對中藥過敏及近期有出血性疾病、腦出血、腦梗死、癲癇、顱內占位性病變和既往有精神病史。④嚴重心、肝、腎損害影響藥物代謝。⑤特征人群(孕婦、高齡)。如納入前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經過洗脫期后符合納入標準,不視為排除病例。
1.5 退出標準 ①未按規定服藥無法判定療效。②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安全性。③嚴重不良反應、并發癥,特殊生理變化等,難以繼續治療。(不良反應者納入不良反映統計)。④使用影響療效藥物。退出病例按退出時療效納入療效判定。
1.6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辨證為氣滯血瘀型。其具體的臨床表現包括下列幾方面:各種程度的肢體麻木、疼痛、發冷、有燒灼感、有靜息性疼痛、間歇性跛行、肢端出現潰瘍、壞疽等。
1.7 治療方法 兩組均連續治療28d為1療程。兩組均限鹽、抗動脈硬化、降壓、降脂穩定斑塊基礎治療。
1.7.1 對照組 西洛他唑(成都利爾藥業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23,100mg/粒)100mg/次,2次/d,口服。
1.7.2 治療組 脈血康膠囊(重慶多普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70056,0.25g/粒),1g/次,3次/d,口服;阿司匹林(德國拜耳公司,國藥準字H20120236,100mg/片),100mg/次,1次/d,口服。
1.8 觀測指標 臨床癥狀(下肢間歇性跛行、夜間靜息性疼痛、潰瘍/壞疽)、踝肱指數、出血風險發作、不良反應。
1.9 療效判定 連續治療2療程(56d),判定療效。參照《實用內科學》.有效:癥狀消失或減輕,無痛行走距離明顯延長。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10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 x ± s)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基線資料 納入樣本38例均為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心內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門診患者,兩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見表1.【表1】
2.2 退出病例 觀察期間無退出病例。
2.3 脫落病例 觀察期間無脫落病例。
2.4 臨床療效 連續治療2療程(56d),臨床療效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2.【表2】
2.5 癥狀發作情況 連續治療2療程(56d),癥狀(下肢間歇性跛行、夜間靜息性疼痛、潰瘍/壞疽等)發作情況兩組均有改善(P<0.05),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3.【表3】
2.6 踝肱指數 連續治療2療程(56d),踝肱指數(ABI數值)兩組均有改善(P<0.05),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表4】
2.7 藥物使用后出血風險 連續治療2療程(56d),出血風險發作并無增加(P>0.05),兩組出血風險發作情況接近(P>0.05),見表5.【表5】
2.8 不良反應 觀察過程中兩組均無嚴重不良事件。
3 討 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屬于一種難以治愈的周圍血管疾病,好發于老年人,以脛腓動脈、股腘動脈以及主骼動脈等為最易受累部位,導致血流變化異常,造成血液濃縮,血凝功能亢進,最終在狹窄部位形成血栓,導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外科手術是常用治療方法.對合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老年患者,存在著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宜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內科治療常用藥物有前列地爾、丁咯地爾、西洛他唑等。西洛他唑作為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對磷酸二酯酶III(PDEIII)具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改善血栓導致的血管堵塞以及周圍動脈閉塞的癥狀,對治療由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脈管炎糖尿病所引起的病癥也有較好的作用.但血友病、及各種出血性疾病患者則為禁忌。且本藥注入動脈后可使血流量增加,但對末端血管的作用較弱;為此長期服用藥物所造成的潛在風險特別不被老年患者所接受,臨床出現中斷治療;長期實踐表明,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成藥有不錯效果.
本研究選取中藥脈血康聯合阿司匹林進行研究。西藥阿司匹林作為抗血小板一線治療藥物,廣泛用于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基礎治療。脈血康膠囊主要成分是水蛭素。水蛭性平,味咸、苦,歸肝經,有破血逐瘀功效。水蛭素抗凝效果顯著,可與凝血酶接1:1的比例以非共價的形式緊密結合成可逆復合物,從而阻止凝血酶催化的止血反應及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激活反應,達到抗凝目的;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釋放反應,加強抗血小板作用。通過上述藥理機制,加強抗凝、抗栓,增加下肢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減輕癥狀.
基于此研究,脈血康膠囊聯用阿司匹林能產生雙重抗栓功效,加速改善周圍血管的病變,從而有效的緩解癥狀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更適用于老年人長期治療,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凌芬。脈血康膠囊合用益心舒膠囊治療老年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57例[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2(11):22-28.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3.
[3]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9.
[4]戚韶紅,莊舜玖,崔佳森。老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腔內介入治療療效評估[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1,17(02):l10-l12.
[5]劉昌偉,葉偉。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規范化治療探討[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7,9(01):12-15.
[6]成海生,劉明躍,王超。化瘀通絡法聯合前列地爾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2,13(11):22-29.
[7]王鵬,劉錦霞,韓象麒。彩超對中藥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04,24(02):83-86.
[8]李艷玲,黃容清,崔玉芳,等。水蛭的研究概況及展望[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4,4(03):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