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復出后,脫口秀女王思文再次登上熱搜。
她在接受采訪時說,她的姥姥離了兩次婚,她的媽媽離了五次婚,她的小姨也離過婚,她的家人幾乎沒有不離婚的,就算不離婚,婚姻也是在風雨中飄搖。
所以從小她就不覺得婚姻理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她從小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第一次婚姻肯定會失敗。
她覺得,婚姻不幸是一個正常的事情,而婚姻幸福則是一個異常。
想起在有一期《奇遇人生》中,九零后女明星春夏也說過類似的話,她說:“我的家庭里所有的女性都離過婚,我真的無法從我們家的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婚姻幸福的樣子和家庭幸福的樣子。”
所以,她想拍婚紗照,但絕對不會想結婚,也很憧憬婚姻的幸福,而是不信任自己能夠把這份親密關系經營下去。
不幸的婚姻會遺傳。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故事:父母婚姻不幸,一輩子打打鬧鬧,離婚了也不能各自安好,他們的子女成年后,在婚姻中也會格外坎坷。
例如,那些女孩仿佛就是“吸渣體質”,總是不由自主愛上渣男,總是被傷害;那些男孩總是不能安定下來,好好愛一個人,不相信長久的親密關系
60歲的云佳婚姻很不幸。
結婚后,她和老公生了三個孩子。
后來,老公三天兩頭往外跑,一出去就是幾個月、半年,這樣折騰了幾年,也沒見他賺到多少錢。
有時候被騙得身無分文,打電話回來找人去外地接他,回來沒幾天,只要有錢,又跑出去。
每次見了老公,云佳氣得又打又罵,恨不得生吞了這個男人。
后來,老公居然還在外面找了一個女人,說就因為云佳脾氣不好……
老公不負責任,云佳心灰意冷,決定離婚。
離婚后,她也開始破罐子破摔,天天泡在麻將桌上。
大女兒小升初以及初中兩年, 她都在麻將桌上度過。
因為玩麻將,她經常忘了給孩子們做飯,孩子們回家就餓著。
弟弟妹妹都找大女兒哭,大女兒就承擔起了媽媽的角色,在家里洗衣服,做飯,忙各種家務。
這么懂事能干的女兒,云佳看不到,她還橫挑鼻子豎挑眼,說她衣服都洗不干凈,菜也洗不干凈,對她各種批評指責挑剔。
如果輸了錢,更會對孩子們大發脾氣。
后來,她老了,女兒長大了,極其能干,經商,在當地小有名氣,但就是婚姻不幸。
第一段婚姻,老公是出軌,女兒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沒挽回對方的心,離婚了。
到了第二段婚姻了,換了個人,但她依然過得不好,
女兒和現在的愛人還是經常吵架,大小事都能大吵一場。
有時候為了孩子的教育,一個說孩子要嚴加管教,一個說太嚴厲了,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孩子容易自卑;
有時候為了家里一把椅子該怎么擺放,半句不合就能吵起來。
上一次,他倆吵架,把家里的電視都給砸了。
女兒還不能看到丈夫跟任何一個女的接近,或者聊天,有的話,她立馬就爆炸了,會大罵一場。
別看他們會為了孩子教育大吵特吵,但也不妨礙把孩子當做出氣筒,夫妻吵完架,就開始找孩子的茬。
前兩天,女兒打電話給云佳,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好不容易等她平復下來,才知道,現在的老公又跟別的女人在網上聊天。女兒懷疑這個女婿又出軌了。
她問云佳:“媽,他那么窮,還欠那么多債,我都沒嫌棄他,為啥他還這樣做?”
云佳也不知道,因為她也是這么過來的,明明自己含辛茹苦付出那么多,最好還是被嫌棄被拋棄。
在婚姻中,云佳跟女兒的共同點是:明明自己很能干,明明自己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好,但當老公不能給她幸福的時候,她就會活得一塌糊涂。
她們把自己的幸福全部依附于婚姻。婚姻不幸,生活就雞飛狗跳
當婚姻不幸,老公不靠譜時,妻子的應對方式是:付出、對抗和發泄,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指責,批評,抱怨齊上陣。
云佳因為跟老公置氣,“反正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你不管,我也不管”,沉溺于麻將桌上,對孩子疏于管教,將自己該負的責任轉給了大女兒,還責怪她什么都做不好。
女兒在父母那里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爸爸不負責任,不著家,家里常常沒有男人的影子;媽媽隱身在牌桌上,連飯也不做……
作為家里的老大,她自己還是個孩子,還要照顧弟弟妹妹。
承擔和付出,已經成為她的模式。
在婚姻里,她也延續了父親這種模式:付出—委屈—不甘心—吵鬧—拿孩子出氣。
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暴脾氣,卻都沒有人看到她內在的傷——她就是一個從小缺愛的孩子,需要被認可,被理解。
兩段婚姻,她都找條件不如她的人,條件不如她,才不太會拋棄她,她才會感到安全。
可以這樣說,女兒婚姻不幸,根源是在家庭,一個隱形的爸爸,一個暴怒的媽媽。
我們從原生家庭那里“繼承”到的東西,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在一個父母關系雞飛狗跳的家庭,孩子每天生活在父母戰爭的硝煙中,感受不到任何愛,對他們來說,婚姻就是帶來傷害的源泉。
在一個幸福的、父母彼此相愛的家庭,孩子在愛的浸潤中長大,會懂得愛是家庭的核心,會有追逐愛的意識和動力。
原生家庭關系不和諧對下一代影響的是,TA們對和諧關系的認識和安全感。安全感的產生依賴于和諧、愛的關系,
所以,我們學習經營婚姻,經營家庭、管理情緒,并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一對有愛的父母,一個溫暖的家庭,可以造福至少三代人。
但是,如果我們就是出生在一個父母婚姻不幸的家庭,該怎么辦呢?
遠離婚姻保平安嗎?
也許有的人真的選擇不婚主義,如果這個選擇真的能讓你幸福,我們也是誠摯祝福你,也非常欽佩你。
但是,更多的人還是會走上那條傳統的路,就是選擇婚姻,選擇一個伴侶共度一生。
那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斬斷原生家庭不幸的鏈條,打破家族傳承的負擔,勇敢地面對,學習方法療愈,打斷家族魔咒的循環。
當我們開始學著去療愈,受益的不僅是自己,更是我們的孩子,乃至孩子的下一代。
如何打破呢?
1、我們要知道: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沒有完美的關系、也沒有完美的組織,也沒有完美的個人,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完美的存在。
很多時候,是我們對于別人美好的擴大,使我們感到很難過,同時,我們對于自己不好的擴大,使我們感到悲傷。
沒有人沒有原生家庭的創傷,童年創傷是生命的必然部分,關鍵是如何從中成長,不是積怨。
2、做放下過去梳理
放下過去梳理可以有效幫助你看到并療愈過去的創傷,幫助你不再因過去所受的傷痛感到怨恨、內疚、悔恨、悲傷。
當我們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創傷,而不去梳理療愈,就像到醫院做手術,只打開創口,沒有縫上一樣。不停把注意力放在沒有被療愈和創建的創傷上,就是一次次解開傷口的過程,結果是分離、隔離、怨恨、指責、攻擊他人。
好消息是現代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發展,有了非常系統,有效地放下過去、療愈創傷、重建幸福的方法。
一切都可以改變,過去的創傷也會變成我們創建幸福的資源。
3、學習自我關懷
不管你擁有什么樣的原生家庭,不管你曾經遭遇過什么樣的不幸,都可以學習自我關懷,學習做自己的父母,給你所有的理解和支持。
自我關懷,簡而言之,就是像對待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樣對待自己。
4、學習情緒管理
親密關系中最大的殺手是不穩定的情緒!沒有之一!
把握不了自己的情緒,就把握不了親密關系。
不管你為他人做過了多少好事,一次脾氣會爆發的一筆勾銷。
就像不管用了多少時間、精力和投資建立大樓,一顆炸彈會全部銷毀。
管理好情緒,才能守住關系。
編輯:范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