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后臺,關注我的人中,18-25歲是占比最多的,其次是26-35歲。
也就是說,關注我的人中有很多是在校大學生或者是剛進入社會的職場新人。
針對這些人群,今天我有一些感悟想分享給你。
從小學到大學階段,我都算是一個“乖乖女”,按部就班的讀完小學、初中、高中,然后考上大學,雖然最終考上的只是很一般的學校,但是我已經盡力了。
高中階段,每天起早貪黑的看書、做題、背書,幾乎沒有任何娛樂了,所以不管結果如何,我已經是問心無愧了。
到了大學階段,沒有高中時候的忙忙碌碌,卻進入了迷茫階段。
不知道畢業后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
加上自己沒有一項拿得出手的技能,不擅長寫文案、不擅長做策劃、不擅長拍攝、不擅長剪輯,更不擅長設計。
感覺自己一無用處...
相反很多同學在大學的時候,慢慢挖掘了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東西。
有些人買了相機,掌握了拍攝技巧,拍出了特別好看的照片。
有些喜歡剪輯,剪出了非常專業的視頻。
有些人擅長做導演+拍視頻,導出特別好看的短視頻。
有些人擅長寫文案、腳本,大學時候就成為公眾號幾萬粉的博主,也成為許多公司外聘的文案,副業收入早已能支撐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
但我不管周圍的同學如何卷,我始終沒有找到從內心而出的動力。
01.
這樣一直渾渾噩噩到了大三快結束了。這時候,老師開始催促我們找實習,,然后我才開始做簡歷,投簡歷,去面試。
最終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艱難找工作、面試,終于被一家廣告公司錄用,做新媒體文案實習生。
在這家公司整體的體驗還挺好的,以至于離開它三年多,我仍然對它念念不忘。
同事們很友好,當時,一起實習的有四個人,我們玩得都挺好的,工作的時候大家很少閑聊,認認真真的,默默地工作。但是平常會一起上洗手間,一起吃午飯、晚飯(當時非常忙,每天基本都加班)
領導們也挺好,我當時第一次接觸公眾號運營,算是小白,很多東西都不會,帶我的領導非常耐心地教我,教我怎么寫文,怎么排版,怎么使用各種工作中用到的工具。
但很遺憾,我那時候年輕,眼光手低,靜不下心繼續做,做了3個月就走了。
然后就回了學校,寫了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到了年底的時候又開始找實習。
02.
然后進入一個上市公司的教培行業,是什么職位忘了,好像是運營崗,其實那時候就是打雜,幫同事做各種瑣碎事。
覺得很累,而且覺得同事很冷漠,與上一家公司完全相反。
后來在那里做到第七天,與直接領導發生了點矛盾,我覺得她說話的語氣非常差,也直接激怒了我,當時我已經下班了,正在擠著廣州“死亡3號線”,周圍的擁擠的環境本來讓我心情非常郁悶。
然后我就沒忍住了,直接與她對坑了,然后跟她的領導說,我要離職了。
后來我再也沒有回過那家公司,筆記本和杯子在那里,也沒回去拿了。
由于當時每一天過得很煎熬,我似乎預感到我可能會做不下去,所以每天下班前都會特意把電腦上關于自己的文件等個人信息都刪掉。
沒想到自己的預感最后真的靈了哈哈哈。
以上這兩個是我實習期間的小經歷,之所以分享出來呢,是想利用我的這些經歷給到大家一些建議。
1.盡早做好職業規劃
進入大學就開始有意識的去探索自己未來想做什么工作,盡早做好職業規劃,然后去補短板,缺什么就補什么。
比如自己想做文案,那么就要刻意去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比如多看書呀,多些文章啦,提升寫作能力,積累案例。
2.找對公司、跟對人
實習的時候,能去更大的平臺就去更大的平臺,千萬不要去那些只有幾個人團隊的公司。除非你的領導都是很厲害的人,能帶你成長。
我們實習的時候都是在學東西,所以遇到一位好的領導非常重要。
一般面試的時候,你能了解到你的領導是什么樣的人,或者在日常工作中看看他的處事風格,能給你的工作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東西嗎?跟著他能讓你成長嗎?
如果可以,那就很幸運,如果沒有,你就要警惕了,要不提高自學能力,利用平臺的資源,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要不就趁早走人吧。
3.靜下心好好學東西
積累經驗,不要想著頻繁跳槽。我常常后悔,為何不好好在第一家實習的公司做下去呢,也許我就不會走那么多的彎路,經歷那么多的磨難。也許會過得比現在好吧。
但是人生就是沒有后悔藥呀,誰也無法預測到自己后來會發生什么,命運會發生什么劇變。
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原來當時應該這樣做才是對的,這樣做是不對的。
過去是無法重啟、改變的,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希望你們在實習階段,好好靜下來學習東西,不要想著頻繁跳槽。
4.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承認,在第二段實習中,我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導致最后與領導起沖突了,不歡而散。
其實在職場中,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小脾氣,有事好好說,不要帶著情緒來干活。
以上,就是我根據自己的個人經歷,給那些還沒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黨們一些建議,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謝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