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心理】
作者:Bella
不少朋友經常談到,感覺自己的生活總是有很多不容易,好像這里也不行,那里也不好。覺得自己沒有什么長處,經常自我懷疑、焦慮不已。
曾經有一個署名“不快樂的女孩”的讀者,給三毛寫過一封信,信里說道:
“三毛女士:
我今年廿九歲,未婚,是一家報關行最底層的辦事員,常常在我下班以后,回到租來的斗室里,面對物質和精神都相當貧乏的人生,覺得活著的價值,十分……對不起,我黯淡的心情,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我很自卑,請你告訴我,生命最終的目的何在?
以我如此卑微的人(我的容貌太平凡了),工作能力也有限,說不出有什么特別的興趣,也從來沒有異性對我感興趣。
……”
這種暗淡壓抑的心情,應該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物質條件不好,沒什么興趣愛好,工作能力有限,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挺慘的。
三毛是怎么回復的呢?
她是這樣寫的:
“不快樂的女孩:
從你短短的自我介紹中,看來十分驚心,二十九歲正當年輕,居然一連串地用了——最底層、貧乏、黯淡、自卑、卑微、平凡、能力有限這許多不正確的定義來形容自己。
……如果我是你,第一步要做的事是加重對自我的期許和看重,將信中那一串又一串自卑的字句從生命中一把掃除。再也不看輕自己。
你有一個正當的職業,租得起一間房間,容貌不差,懂得在下班之余更進一步探索生命的意義,這都是很優美的事情,為何覺得自己卑微呢?
……”
你看,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真的就不一樣。
你可能會說,女孩就活在這樣的生命體驗中,而三毛是旁觀者。旁觀者和體驗者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肯定不一樣啊。
的確如此,但很多時候我們缺少的就是這種“用旁觀者的眼光去看自己”的能力。我們習慣性地看到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并把自己想成一個無能為力的弱者,所以就很容易否定自己,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
我們經常在現實中或書中了解到一些積極樂觀的人,再平淡的日子,他們都能過得有滋有味;再困難的處境,他們都能看到希望,并且堅定快樂地走下去。
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輕松的心態和樂觀的精神啊?就是因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了不同的東西。你看到的生活是日復一日的重復,他們感受到的是持續穩定的安寧和幸福;你看到的是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他們期待的是風雨過后即將出現的彩虹。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認知就會不同;認知不同,心態和行動就會不同。
那么,我們的認知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實我們的認知是來源于我們的經驗。同類型的事情我們經歷得多了,大腦就會漸漸形成一種固定的認知。當類似的情形再次出現時,大腦就會很自然地根據以往的經驗做出一個判斷。
舉個例子:
假設有一個叫小明的孩子,從小就不愛學習,也沒什么特長。
由于調皮搗蛋,小明總是被老師批評。老師總是說他的同桌多么多么聰明,他們的班長多么多么優秀,說小明和他們比起來真的很差勁。
不僅如此,爸爸媽媽也總是拿小明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小亮每次都是100分,你怎么不能學學人家?”“小蘭會畫畫、會彈琴,你什么都不會!”
漸漸的,小明就會形成一種“我很差勁”“我什么都比不上別人”的想法。
認知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在這種自我認知的影響下,當面臨新環境和新挑戰的時候,小明就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上了中學,小明覺得“反正我怎么都學不好”,就干脆不學了;工作之后遇到再正常不過的挫折,小明也會覺得這是“我什么都做不好”的證明;談了戀愛,女朋友經常肯定他、鼓勵他,他都覺得對方是在哄騙自己。
久而久之,小明的挫敗感就會越來越強,他會越來越沒有信心。
而且這種消極的認知是會得到不斷“印證”的。越是覺得自己做不好,就越不敢做;越是不敢做,就越不可能把事情做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在壞事上更容易出現“自證效應”。
那要怎么改變這種情況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去改變我們的認知。
其實,“改變認知”這件事,大部分人都是認可的。但很少有人會去做,原因就是,做起來真的非常非常困難。你就是沒辦法停止消極的想法,你就是沒辦法去說服自己做出樂觀的判斷。
因為對于已經習慣做出消極判斷的大腦來說,那些積極樂觀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你從心底里認為這個東西是黑的,哪怕你嘴上一直對自己說“它是白的”,你也不會相信。
所以,我們就要多給自己一些耐心,千萬別想著在三個月或者一年內就讓自己改變。改變真的是一點一滴發生的。
在最開始,先別強求自己做相反的判斷,而是先去質疑自己當前的認知,給別的可能性留一個空間。比如你覺得這件事自己做不好,你先別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而是問問自己“我為什么覺得自己做不好?”“之前做不好是不是有什么我沒做到的地方?我把沒做到的彌補上會不會就能做好了?”
你的意識上有了這個“松動”,你就可以采取行動了。你可以回想過去取得的勝利,數算一下別人做不到但自己做到的事,回憶一下別人經常提到的你的優點……這些經歷都能幫你駁斥“我什么都做不好”的論斷。
下一步,就是嘗試去行動。你要抱著一個試驗的心態,去看看能不能成功,而不是告訴自己“必須成功”。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專注地去解決當下的挫折,去想想“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而不是“我為什么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長遠,只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就好。解決完一個問題,就在本子上記錄一下,記錄本上的成功多了,你就會知道,自己是可以克服困難的。
一定要記住,用事實去改變固有的認知,而不只是告訴自己一些目前不相信的話。你的大腦很聰明,它會接受事實,而不是那些口號。
愿你能發生積極的改變,活出理想中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