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汪姨,大半輩子都生活在農村里,我和老伴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我們的觀念也一直很傳統。
我年輕時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全部都是女兒。
生了這么多娃,卻沒有一個男孩,古板的公婆越來越不待見我,婆婆也不愿意幫我帶孩子。那時村里人甚至笑話我家是“女兒國”。
生下第四個小女兒后,醫生告訴我,我的身體狀況已經不能再懷孕生娃了。
而我因為長年要在家帶幾個孩子,賺錢養家都靠丈夫出門打工。
他賺的那些錢,要養活這么一大家子明顯不夠,我們的日子越來越捉襟見肘。
當時,村里不少人家都蓋起了小洋樓,而我們家還住著破敗的平房,而且大女兒和二女兒的學費還沒有著落。
我抱著還在吃奶的四女兒,心里難受得想哭,覺得不該生她出來,跟著我們過苦日子。
沒過多久,同村的張大嬸跑來我家,說有一件事要找我商量。她抱著我的才五個多月的四女兒,一個勁地夸孩子生得好。
她說有個在外省的遠房親戚,條件很不錯,但是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他們想找人抱養一個孩子,問我愿不愿意把小女兒送過去。
一聽這話,我開始是很抗拒,畢竟孩子是我的親生骨肉,我自然舍不得。
可是我老公和婆婆知道后,就一直勸我,說家里的條件實在沒法多養一個,小女兒到了對方家里是享福。
經不起他們天天的軟磨硬泡,我終于有些動搖了。我至今還記得那個傍晚,我仔仔細細地給小女兒洗了一個澡,再給她最后喂了一次奶,淚眼婆娑地看著老公把她抱出門。
后來那一家托張大嬸給我們送來幾萬塊錢,但是我堅決不收,我說我不是賣女兒,只要他們對我女兒好,比什么都強。
那家人沒辦法,只好又托人給我們家拉來了一卡車新家具和家電,我老公說,就當提前嫁女兒,收別人的彩禮吧,這才收了下來。
接下來,我每年都會托張大嬸去看看小女兒,還要她帶上我給孩子做的小布鞋,每雙小鞋子上我都繡上了娃娃臉。
張大嬸每次都告訴我孩子挺好的,小鞋子正合適,我才漸漸放心。
不過從始至終我都沒見過那家人,我也不知道他們家具體住在哪里,沒有再見小女兒一面。
幾年后,三個女兒都去寄宿學校上學了,我有空就去縣城打臨時工,每月能賺些錢補貼家用。而老公還是經常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來幾次。
有一年的春節前,老公回來了,不過這次他不是一個人,他還抱回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娃!
老公說,男嬰他是在工地附近的樹林里撿到的,很可能是別人棄養的。我抱著這個肉嘟嘟的小男娃,頓時就想起被送走的小女兒,一下子淚如泉涌。
我想,這個小男娃,可能是上天給我們的補償吧,我決心一定要好好的養他。
不過,村里人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小男娃,傳起了各種風言風語。有的說是我老公花了10萬買回來的,有的說是我老公在外面找女人生的。
這些說三道四的話,我全當耳旁風。總之我要好好養大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讓他們的未來過得比我好。
多年后,孩子們陸續長大了。如我所愿,他們一個個都有出息,我們家的境況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大女兒和二女兒讀完高中,就跟她們爸一起去大城市打工,幾年后她們又回到縣城,從早點攤做起,慢慢的,各自開了自己的餐館,又都嫁了好人家。
三女兒成績還不錯,讀了中專衛校畢業后,在縣醫院做護士,嫁給了一個科室主任,現在有車有房,過得挺好的。
三個女兒都說要我和老伴搬去和她們一起住,可是我們年紀大了,更習慣住在農村里。
唯一的兒子,是我們最大的驕傲。他成年以后,我就把他是我們的養子的事實告訴了他,好在他很懂得感恩,依然對我們很孝順。
兒子考上了好大學,又在姐姐們的資助下,讀完了醫學研究生,后來留在省城大醫院工作。村里人提起他來,個個都贊不絕口。
我們家真算是苦盡甘來,幾個孝順的孩子還出錢把老屋翻新重建。如今,我和老伴也住上了別墅般的小洋樓,別提有多舒心了。
不過我還是有兩件未了的心愿,一個是兒子的婚事。
兒子眼看著快30了,還是單身,每次他一回來,我就催著他趕緊娶媳婦,可是他總是說工作太忙,也沒遇見合適的。
還有一個心愿,就是見見已經離開我30年的四女兒,這么多年來,我內心一直對她有愧疚,總想看看她過得好不好。
但是,就在送走四女兒后的第5年,那位牽線的張大嬸就因病去世了,我就再也不知道四女兒的情況。我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希望見到她。
去年春節前,兒子打電話告訴我,他要帶女朋友回家。我和老伴都高興壞了,忙著張羅置辦了一大堆年貨,就等著迎接準媳婦。
那天,兒子牽著一個苗條清秀的女孩進了家門,我一看她俊俏的臉,就覺得有種熟悉感,而且特別有好感。
但是,那個女孩卻一直很靦腆的樣子,只是用微笑點頭跟我們打招呼。吃完飯,她就搶著幫我們收拾碗筷,但是也沒說話。
我和老伴正詫異著,突然我發現,女孩在房間里和兒子在用手勢交流。
兒子看到我驚訝的表情,他就跟我坦白,女友小清有聲帶損傷疾病,說話比較困難。
我和老伴面面相覷,難道兒子要娶個啞巴媳婦?我可不答應。
那晚,我單獨偷偷拉著兒子說,你這么優秀,為什么要找個啞女?
兒子很不高興,他說小清是他在一次義診工作時認識的,她在一所聾啞學校當老師,她的父母在幾年前都去世了。
他覺得小清特別善良聰慧,除了說話不方便,她跳舞和游泳都很棒,而且對他特別好。
關鍵是,小清能給他一種格外親切的感覺,和她在一起,在異鄉就有了家的溫暖。
看來兒子是對小清死心塌地了,可是我還是沒辦法同意。我打算再去找小清“聊聊”。
我來到給小清安排的房間,卻正好看見小清在笑著抹眼淚,手里捧著一雙我做的嬰兒小布鞋。
我正要開口,她轉頭看到我,露出非常激動歡喜的神情。她拉著我的手,把那雙小鞋子放在我手心。
那是一雙當年我給四女兒親手做的小布鞋。
張大嬸不在后,我最后做的幾雙就留在家里了,有一雙我一直放在床頭,很想四女兒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小清看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就抓起紙筆寫了兩個字——媽媽。
我突然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她的意思,但是又不敢確定。我叫來兒子,要他和小清交流。
兒子震驚地告訴我,小清說她小時候就穿過一模一樣的小布鞋,她的養父母在去世前告訴她,她是抱養的,那些繡有娃娃臉的小布鞋都是她親媽的信物。
難道,小清真的就是我的四女兒?她就這么被我的養子找回家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我抱著小清又是哭又是笑。
可是,為什么健健康康的女兒會變成啞巴?
小清“告訴”我,她七歲時莫名其妙連續發了很多天的高燒,結果燒壞了喉嚨。
養父母帶她看了很多醫生,花了不少錢,還是沒有治好。
好在養父母一直對她很好,依然精心培育她,她才能順利的讀上大學,再幸運地遇見我的兒子。
小清突然有點哀傷的看了看兒子,我連忙告訴她,我這個兒子其實也是養子,他們倆實際沒有血緣關系。
后來,為了穩妥,我和老伴、小清、兒子,一起去做了DNA親子鑒定,結果讓大家皆大歡喜!
現在,我的兩個心愿都實現了。養子變成了女婿,又和親兒子一樣親,失散多年的女兒又重回我身邊。
沒想到上半輩子吃了那么多苦的我,老年時居然有這么大的福氣。
@薇安世說心語
汪姨,真是太為你高興了!
如今您不但兒女雙全,全家人終于團聚在一起。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比如失戀,或婚姻破裂,或事業失敗,難免遭遇天災人禍等苦難,苦難讓人置身于巨大的痛苦和境遇中。
好在汪姨能以隱忍平和的心態,走過上半生的艱難生活。您的善良和堅韌,讓您的下一代也繼承了在逆境中不低頭的個性。
希望天底下每一個媽媽,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