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可以將一對陌生人變成情侶,卻又可以將一對情侶變成陌生人。
這句話前半句很美,后半句很現實。感情有時堅固到你想象不出,有時候又脆弱到你接受不了。多少說好要愛一輩子的人,結果走著走著就散了;多少看似固若金湯的婚姻,結果不知不覺就坍塌了。
其實,所有的愛在轟然倒塌之前,絕對不會是無聲無息的。它給過你提示,也給過你吶喊,只是你被愛蒙蔽著,不想去察覺,也不愿去察覺。
愛的確很甜,像蜜糖,但是,一旦動了某樣東西,它也可以變成毒藥。
1、動了猜忌之心
離開愛者,無懼無畏。說的是一個沒有愛的人,就沒有什么是他要擔憂和害怕的。但是因為你愛著,并深陷其中,所以特別害怕,害怕對方不愛你,害怕失去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在感情里,愛得愈濃烈的那一方,占有欲就越強,恨不得日夜把Ta拴在身邊,揣在口袋里,全然忘卻對方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你感動于自己這種強烈的愛,對方卻只會感到壓迫和失去自由。
一旦對方做得不符合你的愿望,就會由愛生忌,猜疑對方不夠忠誠,猜忌對方是否另有打算,或者有什么事情瞞著你。
打著愛的名義,讓猜忌絞痛自己的心,放任自己的情緒,進行言語攻擊,或逼問對方。
也有的人只會在心里生氣,暗暗和對方較勁,用沉默、冷漠來對待Ta,積郁成疾。最后彼此越來越陌生,越來越無話可說,精神和身體上的分離,最終也割離了僅剩下的一點愛意。
2、動了抱怨的咒語
有人說:不那么愛一個人的時候,人好像是會變得寬容很多的,不太注意他的言語,也不太在意他的行為。等到深愛了,就會不知不覺變得小氣和計較,有時候很小的一點事,也會忍不住去抱怨對方。
其實,這樣的愛是很自私的。真正的深愛,才會是寬容的、不計較的,只要對方不犯原則性上的問題,在生活上的一些小問題,都會因為深愛而包容、忽略。
而只有愛得太自私,滿心滿腦在意的都是自己的情緒,自定義對方應該要對你怎么樣,“我沒有明說,但是你應該懂我的心啊。”“我已經很累了,為什么連一句疼惜的話也沒有。”“明知我不喜歡吃土豆,今晚的菜為什么有兩個都是土豆?”
都是些生活里的小事,完全可以溫和地與對方溝通,而不是馬上抱怨。
可能你覺得,你愛Ta,Ta也愛你,那么就應該主動去做到,這樣才是愛。但其實,你只是需要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情緒而已。
真正的深愛,是看得見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你有什么期望值,坦然地說出來;Ta有哪點做得不夠好,用委婉的語氣去溝通。
抱怨解決不了問題,但是會解決愛情。
你的本意只是想借著愛來抱怨,然后換取對方付出更多的愛。然而,抱怨只能成為傷害自己、也傷害對方的咒語。
3、動了厭煩之意
張小嫻說過:感情的事很奇怪,你很投入的時候,對方很抽離;你很抽離的時候,對方又會很投入。
可是愛得深的那方,總是會投入得更多,而且還總是怕自己付出的不夠多。對方精神和生活上的需要,你都恨不能統統給到Ta,飛蛾撲火一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本來是相愛的一對人,你硬生生地把對方變成了被愛。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人總是有恃無恐。過多的愛,太重;過甜的蜜,太膩。對方感受到厭煩的時候,就會開始疏遠你,敷衍、沉默、甚至莫名其妙地對你發脾氣。
你不明白為什么,心中想,難道我付出了這么多,得到的不該是感恩嗎?他不應該是一樣愛我嗎?
愛情是不講道理的,如果可以靠講道理贏得愛情,那么人人都不會失戀。如果真的要講道理,那么就是你真的不必要付出這么多。
太愛一個人,容易失去自我,事事以Ta為先,你卑微到塵埃里,你以為你會開成一朵花,對方會感動,會小心翼翼捧起你,呵護你。但事實是,你在對方眼里,你慢慢會變成一粒塵埃。
如果是被外力活生生掐斷的感情,永遠都有復燃的可能。唯有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厭煩了對方的愛情,永遠都很難挽救。
當愛情變成了一方的毒藥,無論你怎么遺憾,也只能空留長嘆。愛情真的不是說不會放開就不會放開,也不是說不會厭煩就不會厭煩,能夠長久維持下去的,除了本真的愛,一定少不了彼此的溝通、諒解以及感恩和信任。
率真的愛著,也要智慧的愛著。給你一罐蜜糖,至少你要懂得如何保存,如此,才能在許多年之后,還能嘗到它的甜蜜和芬芳。
我有一屋,一琴,一桌,一床,一顆心。等你,不在乎等多久。只要你來了就不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