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和妻子徐女士是一對結(jié)婚10多年的夫妻,有一個聽話懂事的兒子。
因為一次再平常不過的爭吵,余先生負氣離家。當他坐車的時候,12歲的兒子跑出來抓住車門,哭著懇求爸爸不要走。
鐵石心腸的余先生不顧兒子的苦苦挽留,頭也不回地走了。這一走,就是7年,而且這7年期間,杳無音信,從未和妻兒聯(lián)系。
突然有一天,余先生回來了,他想和妻子復合,他說知道自己錯了,想好好彌補妻兒。
只是,妻兒的態(tài)度讓余先生萬萬沒想到。
(1)一次再平常不過的吵架,作為丈夫的余先生拋妻棄子,離家出走,渺無音訊。
余先生,他沒房沒車,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
他的妻子徐女士,經(jīng) 營著一間內(nèi) 衣店,也是一家三口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夫妻都是因為油鹽柴米吵架,磕磕絆絆在所難免。余先生兩口子也不例外,他們也是三天兩口吵架。
吵架的其中原因是余先生覺得,自己一個大男人,天天待在妻子的店里,他也幫不上忙,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整天過得很尷尬很壓抑。
事實上他也沒有才華,整天無所事事,沒有掙錢能力。
有一次,兩口子又在店里面吵起來了,余先生還掀翻了桌子,令妻子非常生氣。
不過妻子也沒當一回事,因為這都是常態(tài)了,加上她要忙著上貨,要忙著招待顧客,她沒理丈夫,繼續(xù)忙自己的事。
哪知道余先生卻吵上頭了,他直言不諱對妻子說:“我不想和你過這樣的日子了,過這種日子太沒意思了?!?/p>
妻子也一邊忙一邊應:“行,你說和我在一起沒意思那就不過,分開過唄。”
于是,余先生自顧自地收拾行李,什么都沒交代,準備離開家。
妻子沒想到余先生一個大男人,竟然來真的,看到他的做作實在忍無可忍,氣得她大喊:“既然你要離開我,那你就寫 個協(xié)議交代一下吧?我和孩子怎么辦?”
余先生想都沒想,拿起紙和筆,瀟灑一揮寫下:從此和徐某某(妻子名字)不相往來,兒子由女方撫養(yǎng),本人每年給撫養(yǎng)費8000元,直到孩子18歲。
妻子看到余先生連分手協(xié) 議都寫好了,也就裝作無所謂地說:“那行,就這樣吧!”
余先生上車離開那一刻,12歲的兒子從屋里跑出來,一邊哭著一邊抓住車門大喊著:“爸爸,你不要走,你留下來吧,你不要離開我和媽媽。”
余先生不顧兒子的苦苦挽留,頭也不回地走了。
可憐這個懵懵懂懂的兒子,看著爸爸離去的方向,坐在大門口號啕大哭。這一哭就是一個多小時,任憑媽媽怎么安慰都停不下來。
兒子哭累了,他后來就停止哭泣,抹掉眼淚站了起來說:“媽媽,你給20塊錢給我,我去買吃的,以后我和媽媽過,我做飯給媽媽吃?!?/p>
徐女士看著眼前這個懂事的兒子,心疼地把孩子摟在懷里,牽著兒子的手一起去買菜做飯。
徐女士的兒子好像在那一天突然間就長大了,從此他沒再哭過,也從不開口談他的爸爸,更是不想聽到“爸爸”兩個字。
徐女士帶著兒子,日子過得很艱難。余先生離開后,徐女士把兒子送到父母家讀書,她依然靠那間內(nèi)衣店維持生計。
徐女士白天要去拿貨,晚上要賣貨,每天只睡幾個小時。有一次遇到節(jié)假日,她店里生意比較好,等忙完收鋪已經(jīng)是凌晨三四點,接著第二天又要開門營業(yè)。
寒假來了,徐女士年僅12歲的兒子,每天去媽媽店里幫忙,自己去買菜做飯,做好端給媽媽吃。那年天氣特別冷,看到兒子因為常常做飯洗菜凍得滿手紅通通的都是凍 瘡,心里內(nèi)疚又心疼。
而她的兒子,像洞察了媽媽內(nèi)心似的,總是說:“媽媽,您放心,我長大以后一定要掙很多錢,這樣您就不用那么累了?!?/p>
令徐女士沒想到的是,丈夫離家后就沒再和她聯(lián)系過。原本她以為當初只是小吵小鬧,丈夫肯定是一時沖動好面子,說不定等他想明白就自己回來了了,家里畢竟還有一個兒子呀。
那段時間,徐女士漸漸期盼著丈夫回家,她把當初丈夫?qū)懙膮f(xié) 議都撕掉了。她還讓孩子時不時去爺爺奶奶家看看,還買了老人穿的鞋子衣服叫孩子送過去。她想著只要丈夫回來哪怕不認錯,她也會接納丈夫,就當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
令徐女士匪夷所思的是,自從丈夫離開家開始,卻從未和她聯(lián)系過,也沒寄錢,更沒有回公婆家,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漸漸地,徐女士的心涼了,她心灰意冷。
(2)7年后,余先生突然出現(xiàn),導致兒子高 考失利。
時間轉(zhuǎn)瞬即逝,7年沒見的余先生突然聯(lián)系妻子,說他想要回歸家庭,想要彌補妻兒。
這些年,余先生為什么不回家?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照余先生的說法,他當初決意離開家以后,一心想要去外面闖世界,想要做一單大事業(yè),掙很多錢。
無奈余先生沒有一技之長,做什么也是三分鐘熱度,一年四季東奔西走,一年到頭也賺不了錢。他曾經(jīng)在朋友介紹的煤礦干過,哪知道后來煤礦出事,他連本錢都沒拿回來。
那些年,余先生因為手頭沒錢不敢回家,加上他妻兒都住在岳父岳母家,他也不好意思回去。
后來,好不容易掙了些錢,他想家了。他開始頻繁聯(lián)系妻子,說自己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想要彌補妻子,彌補自己的兒子。
此時的徐女士,她早已心如止水,心中沒有波瀾。在她心里,余先生早已不是她的丈夫,只是因為有共同的兒子,她之所以愿意接余先生的電話,就當普通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吧。
有一次,余先生又打電話來了。當時余女士的兒子就在旁邊,于是就問:“是你的爸爸來電話了,你要不要接,說一下話?”
兒子頭也沒抬,不假思索直接回答:“不接?!?/p>
余先生沒料到妻子會對自己如此冷淡,更是沒想到兒子連電話都不肯接。于是,他做出一個荒唐的舉動。
在兒子高 考當天,余先生來到兒子考試的學校門口等著他。
兒子中午考完試剛從學校出來,余先生就迎了上去。
聽到一個男人叫自己的名字,抬頭一看是自己多年未見的爸爸,始料未及的孩子嚇得趕緊鉆進同學家的車里關(guān)上車門。待小車離去,留下余先生怔在那里不知所措。
也是因為余先生的一意孤行,沒有經(jīng)過兒子同意私自跑到學校堵人,導致兒子在接下來的考試中一塌糊涂,腦子一片空白,還有一科目考試直接交了白卷。
兒子高考成績出來,自然是很不理想。
(3)面對余先生的求和態(tài)度,徐女士已經(jīng)明確表態(tài)。
徐女士表示當初丈夫離家出走,兩三年不曾聯(lián)系,她還有所期待。
而這7年間,余先生就是以沒掙到錢不好意思回家為借口,從沒關(guān)心過母 子倆的生活,讓孤兒寡母受盡生活的磨難。這些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也不是單憑余先生的幾句話就可以原諒的。
用徐女士的話說,自己和丈夫生活的這10幾年間,丈夫也不曾賺到錢,自己也從未嫌棄過,又何來的沒賺到錢不敢回家?
這余先生不回家的理由實在太牽強太可笑。
還有一點,就在余先生聯(lián)系的前一段時間,徐女士突然生病住院,有一個相識已久的朋友主動到醫(yī)院照顧她的飲食起居,令她倍受感動。她了解男子的心意后,已經(jīng)同意交往。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徐女士雖然和余先生在一起生活了10多年,還生了共同的孩子。但是,期間因為徐女士的證照丟失,致使雙方?jīng)]有及時領(lǐng)結(jié)婚證,之后雙方一起同 居過日子,誰也沒主動提出把結(jié)婚證領(lǐng)回來。
所以,余先生離開家這些年來,這種夫妻關(guān)系已經(jīng)算是自愿解除。
如果有一方?jīng)]同意復合,那對方是沒有權(quán)利的。所以說徐女士不同意,那只能算是余先生一廂情愿罷了。
徐女士的兒子,也表示不接受爸爸回來打擾母 子倆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排斥。
以前孩子和他的爺爺奶奶關(guān)系很好,也是因為徐先生想見兒子未果,讓孩子奶奶當調(diào)解人登門,奶奶剛提出想要孫子接納自己的親生爸爸,卻被孫子趕出家門。說明在兒子心里,暫時是無法接納的。
余先生看到自己曾經(jīng)的妻子對他毫不留戀,已經(jīng)有了心上人的說法,他也無可奈何,表示愿意放手讓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只是,余先生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兒子為什么會不愿意接納他,他們可是親血脈啊。他覺得就算自己做了錯事,也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現(xiàn)在就想要彌補,為什么兒子就是不給他機會呢……
身為一個男人,一個有妻有兒有家庭的男人,只因為和妻子吵架就離家出走,還不顧兒子的苦苦挽留。
就算離家出走,一兩天也應該消氣了吧?而這個男人,這一走就是7年。這7年間,他對妻兒不管不顧,沒有一個電話聯(lián)系,沒有一分經(jīng)濟支持。
7年后,她幡然悔悟了,自以為有點能力了,以為就可以堂而皇之求原諒了。
殊不知,這樣的舉動也恰恰表明,這樣的男人是一個沒有擔當,沒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
12歲就被父親拋棄的這個兒子,在他成長的道路上缺失了父愛,讓孩子沒有了安全感,也必會讓他的人生有了陰影。
俗話說樹葉不是一天黃的,人心不是一天涼的。
在此希望,這位口口聲聲要彌補妻兒的男人,拿出自己的誠意和擔當,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化自己的兒子。
因為,余先生沒有好好珍惜愛他的妻子,如果連兒子也無法接納他,那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