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年癡呆癥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老年癡呆癥在醫學上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癥,高發人群為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老年癡呆癥是老年期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老年癡呆癥一直往低齡化發展,而且患病人數越來越多。
導致老年癡呆癥的原因有很多,但老年癡呆癥是不可逆轉的,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和判斷力以及生活能力會逐漸喪失。
誘發老年癡呆癥的原因有哪些?
阿爾茨海默癥的原因非常復雜,目前研究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但公認的原因有:第一、跟基因相關:基因遺傳或者是染色體突變,會誘發阿爾茨海默癥。
第二、跟化學物質沉積:當β淀粉蛋白沉積過度,在腦組織過度蓄積,便會誘發腦部病變,容易形成老年癡呆癥。
第三、與年齡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衰退,腦部細胞活躍性降低之后便會誘發老年癡呆癥。
第四、不良生活方式:熬夜,吸煙酗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誘發老年癡呆癥的元兇之一。
第五、低教育水平和較少的社交:接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在平時很少與人溝通交流,孤獨與老年癡呆癥的原因有關。
為何老年癡呆的越來越“猖狂”?醫生:這是6個習慣,能不做就不做
1、飲食過于清淡
養生專家以及醫生總是會叮囑患者要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因此清淡飲食被奉為健康養生的好習慣。
在普通人的認知當中,一口肉不吃只吃水煮菜是清淡的飲食,但是這種情況會造成機體營養攝入不均衡,降低機體免疫力,甚至會影響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
維生素B12是身體當中唯一的金屬元素,與腦部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關,當缺乏維生素B12,會降低大腦神經功能,導致腦部病變。
所謂清淡的飲食,是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堅持少油少鹽少糖少油的飲食原則,并非一口肉不吃。
2、睡覺太多
眾所周知,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睡覺太多或睡得太少都會導致健康受損,影響正常的氣血循環。
根據研究顯示50歲之后大腦神經處在休眠的狀態當中,神經功能逐漸退化,容易誘發老年癡呆。
為了維護良好的大腦神經功能,建議大家每日睡眠時間保證在7~8小時之內,不能睡得太長,也不能長時間的熬夜,有規律的睡眠,對于強身健體很有效果。
3、喜歡獨來獨往,不交朋友
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性格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熱鬧的地方,朋友比較少,時間一長,腦部神經功能衰退,大腦退化速度比較快,這種情況很容易誘發老年癡呆癥。
4、長時間熬夜
日本研究人員曾對4000多名65歲以上的健康人群做過跟蹤調查,在夜里11點以后睡覺的人還有老年癡呆癥的風險是11點以前睡覺的1.83倍,通過此項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頻繁熬夜會對腦部神經造成嚴重的傷害,更容易引發疾病。
5、不喜歡動腦子,不愛發表意見
不喜交流不喜動腦的人,大腦功能會變得不靈活,腦部各個神經會提早停止發育,因此出現老年癡呆癥的概率就會增加。
在平時多看電視,與朋友下棋、釣魚,適當的溝通可以保持腦部細胞的活躍性,減少老年癡呆癥發生的風險。
6、喜歡抽煙、喝酒
喝酒會增加血液粘稠度,減少正常的血循環,導致腦部缺血缺氧,損傷大腦健康。
而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成分會刺激血管影響血管的正常收縮,誘發高血壓癥狀,想要預防老年癡呆癥,最好戒煙戒酒,遠離一切有害成分。
溫馨提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人均壽命的增長,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越來越多,一般在生活中我們無法降低老年癥癡呆癥的發生幾率,不過生活中的行為卻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想要預防老年癡呆,應多與朋友交流、溝通,多親近大自然,做一些有氧運動,哪怕是簡單的散步,對于提高神經細胞的活力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