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漢朝大家都不陌生,作為自秦朝一統中原后的第二個朝代,漢朝一直以來就是歷史學家研究的重點,而漢武帝作為漢朝最為杰出的皇帝之一,更是深受大家喜歡,尤其是他說的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更是大大彰顯出來我漢朝皇帝的威風,讓無數小伙伴對漢武帝為之崇拜。究竟一句簡單的“寇可往,我亦可往”背后有著怎么樣的霸氣呢?為什么漢武帝一個漢王朝的第五代帝王卻有著這樣的霸氣和功業呢?
這還得從漢高祖劉邦說起,當時他在平定了九江王英布叛亂之后,志得意滿,心想天下恐怕再也沒有人會是他的對手了,于是面對匈奴人的挑釁,選擇浩浩蕩蕩的征討。結果漢高祖劉邦麾下的三十萬大軍被匈奴單于圍困,劉邦在這個時候還病重危難,最后還是給匈奴單于的愛妾送去大量的珠寶,才得以保住了漢朝的主力部隊。
此后劉邦死后,單于還公然侮辱呂雉,呂雉在當時可以說是漢朝的新主人啊,是無數漢朝子民心中的國母啊!可是面對匈奴單于的侮辱,呂雉還是只能選擇妥協忍讓。在之后的漢文帝漢景帝雖然賢明仁厚,可是面對匈奴人的侵犯,還是選擇了退讓,一次又一次的用錢物和自己國家的公主來換取短暫的和平。當然他們也在默默地積累實力,后來漢武帝之所以敢于下定決心征討匈奴,就是父親和祖父給他留下來了殷實的國庫物資。
要知道劉徹其實在小時候就曾看到自己一個又一個姐姐因為國家而要屈身嫁給匈奴單于,所以他就立志有一天徹底打敗匈奴,尤其是在他了解當年曾祖父被圍困,曾祖母被侮辱的事情,心中的怒火就越來越強烈了。所以當漢武帝登基后不久,就極力訓練騎兵,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和匈奴人在草原上決一死戰。
而在之后劉徹還專門選了5個最得力的將軍各率領一萬騎兵來征討匈奴。在誓師大會的時候,漢武帝說:此一戰就是要讓匈奴人和漢朝子民知道“寇可往,我亦可往”。此一戰中,雖然李廣等部隊無功而返,但是名將衛青一戰功成,斬獲數萬敵軍,揚我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