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的患者來講,痛風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總是被人們混淆。所以很容易被忽視病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癥狀為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紅腫、疼痛,與寒冷、潮濕等因素可誘發本病。下肢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最常受累。而常會在夜間出現突然性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癥,常發病關節是大腳趾。但是發病還常見于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等。兩個疾病之間的癥狀有很多的特征比較相似,特別容易讓患者混淆。有的患者提過相關的疑問,很多時候自己不清楚這兩者疾病如何辨別,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了痛風性關節炎?今天就聊聊這個吧!
痛風性關節炎期間的患者,大多數都是在夜間突然發病,受累關節劇痛,首發關節常累及第一跖趾關節,其次為踝、膝等。關節紅、腫、熱和壓痛,全身無力、發熱、頭痛等。可持續3~11天。飲酒、暴食、過勞、著涼、手術刺激、精神緊張均可成為發作誘因。
一、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方法:
1.急性關節炎發作一次以上,在1天內即達到發作高峰。
2.急性關節炎局限于個別關節,整個關節呈暗紅色。第一跖趾關節腫痛。
3.單側跗骨關節炎急性發作。
4.有痛風石。
5.高尿酸血癥。
6.非對稱性關節腫痛。
7.發作可自行停止。
凡具備上述條件3條以上,并可排除繼發性痛風者即可確診。
知道了怎樣判斷是不是痛風性關節炎,那么為何會引起急性發作呢?肯定是與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了,過量吃高嘌呤食物、喝酒尤其是我們最熟悉的啤酒,此外,在加上點海鮮燒烤,更是火上澆油。除此之外,還有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受寒、關節損傷、穿緊鞋、走路過多、手術、感染、某些減少尿酸排泄的藥物、不正確地使用降尿酸藥都有可能誘發急性痛風發作。所以說,自己對癥參考吧,看看自己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差錯。
二、痛風性關節炎VS類風濕性關節炎
1,痛風性關節炎主要以男性多見;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以女性居多。
2,痛風性關節炎初起時是單個關節,且以大腳趾的跖趾關節多見;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大多是對稱性關節炎。
3,痛風性關節炎血尿酸升高,關節的滑液檢查可查到尿酸結晶,血沉一般不快,類風濕因子陰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學血尿酸正常,關節滑液可發現類風濕因子,血沉大多增快,類風濕因子為陽性。
4,痛風性關節炎的關節變形主要以尿酸結石沉積于關節周圍為主;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的軟骨和骨破壞、脫位引起。
5,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快,消退也快,來去匆匆有如風之感。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痛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有了很深的了解,這樣以后就不會把二者混淆了,希望大家都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