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靜之兄第1672篇原創,累計原創330萬字
朋友身體一向挺好,以前沒怎么去醫院認真體檢過,因為打新冠疫苗前要測量血壓,結果發現重度高血壓。既然有病,就該治。怎么治,卻是一個大問題。一種方法是聽西醫的,服降壓藥,一般需要終生服藥。還有一種方法是看中醫,但中醫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如何,卻無法簡單概括。
朋友不想終身服藥,又擔心中醫的療效,因此患上了選擇困難癥。朋友的問題,實際上很多高血壓患者也有。目前,全國的高血壓患病率高達1/3,有些地方,例如北京,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超過50%。高血壓已然成了一種常見病、高發病。
選擇西醫還是中醫治療?
先別忙著下決定,還是先搞清中、西醫針對高血壓的治療理論、方法和效果再說。
一、西醫治療高血壓的理論、方法和效果
1、什么是高血壓?
中國高血壓聯盟首任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國內外著名心血管病內科專家劉力生教授說:
高血壓是指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在我國,約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但須終身治療的疾病,主要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及藥物治療控制病情。
以下的分析與數據,均由劉力生教授提供,網上可查。
2、發病原因
5%的高血壓可以確定發病原因,主要為腎臟疾?。ㄈ缒I小球炎、慢性腎盂腎炎等),內分泌疾病(如絕經期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等),心血管病變(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縮窄等),顱腦病變(如腦腫瘤、腦外傷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其他原因(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紅細胞增多證、藥物等),這5%稱為繼發性高血壓。
另外95%的高血壓病因至今仍未明確,所以被稱為原發性高血壓。
3、高血壓檢查
醫院的高血壓診斷,需要全面檢查與評估,包括:
1)病史:家族史、病程、癥狀、既往史、繼發性高血壓線索、生活方式和社會心理因素。
2)體格檢查:
血壓、脈率、體質指數(BMI)、腰圍、臀圍;
觀察是否有庫欣綜合征面容、神經纖維瘤性皮膚斑、甲亢突眼征或下肢水腫;
聽診頸動脈、胸主動脈、腹部動脈和股動脈有無雜音;
觸診甲狀腺,全面的心肺檢查,檢查腹部有無腎臟增大(多囊腎)或腫塊,檢查四肢動脈搏動和神經系統體征。
3)實驗室檢查:
基本項目包括生化、血常規、心電圖和尿液分析;
其他項目包括超聲心動圖、高敏C反應蛋白、眼底檢查、睡眠呼吸監測等。
4)血壓檢查:
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后開始測量,坐位上臂測量。隔1-2分鐘重復測量取平均數。
4、治療方法
1)急性期:高血壓危象(》180/120mmHg)時,持續穩定的藥物靜脈滴入,使血壓逐步降至指定范圍內。
2)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仍超過140/90mmHg時,用口服藥物治療控制。先小劑量,逐步加劑量,終生服用。
常用降壓藥物:鈣拮抗劑CCB(70年代)、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80年代),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90年代),利尿劑(50年代)和β受體阻滯劑(60年代)等5類。
此外還有調脂治療、抗血小板治療、血糖控制等治療方式。
由于絕大部分的高血壓,并不知道因何而起,所以,西醫對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以控制血壓指標數據為主。
藥物通過化學方式影響身體局部功能,而使血管壓力減小,以達到降指標作用。
這些措施有沒有副作用,目前無足夠的數據支撐。最早使用的降壓藥是利尿劑,用藥物將血管壁的水分釋放以擴張血管,達到降壓的目的,其使用總時長才約70年。
高血壓就像身體里的一只怪獸,不知道它從何而來,現在只好用藥物摁住。最終這怪獸是在沉默中爆發,還是在沉默中死亡,還是基因突變轉為其他形式,無人可知。
5、高血壓的危害
雖然不明原因,即便治不對癥也仍要急于采取以上這些治療方法,是因為看到高血壓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這些嚴重后果主要包括:卒中、視物模糊、失憶、心肌梗死、腎功能損害、主動脈夾層、心絞痛、肺水腫以及子癇。
為什么高血壓被這么重視?主要因為高血壓患者大多沒有典型癥狀,故很容易被忽視而沒有及時就醫。
因此,現在對于普通人群,建議經常體檢查血壓,一旦血壓升高,就要重視與定期復查。
重點影響的臟器可能有:大腦、眼睛、心臟、腎臟、肺臟。
6、治療效果
無法治愈,只能控制指標,終生服藥。
二、中醫治療高血壓的理論、方法和效果
1、什么是高血壓?
中醫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中醫不看指標,只看癥狀。
中醫認為,每個人的體質、先天稟賦與后天經歷都很不同,身體指標本來應有一些差距。只要身體各項功能平衡,沒有異常感受,就為正常狀態。
如果身體失衡,一定會有癥狀和脈象的變化。這時,中醫就“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人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機體,如果出現高血壓,說明心臟比正常情況下泵血力量更大,一定是為了滿足整體功能。
需要加壓而滿足整體功能的,要不是因為血管中間有東西堵了,要不就是哪里太虧乏心臟正常泵血滿足不了。
2、發病原因
西醫檢測出來的高血壓,其表現出來的癥狀一般剛開始僅為輕微的頭暈頭痛、疲倦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鳴等,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卒中、心絞痛、視物模糊、失憶、意識喪失等。
在中醫對應主要有2種證型:
1)虛證——力量不足了
——肝腎陰虛,陰陽失衡,因陰虛而顯得火旺,則可能會引發肝陽上亢或肝陽化風,造成氣血上沖,而出現高血壓。就像家里女主人弱了,男主人就胡作非為到處惹事。
——氣血兩虛,為滿足身體的需要,要加壓泵血才能滿足正常需要。就像家里已經財政虧空,但為了維持正常運轉期待轉機,只能咬牙透支。
2)實證——中間有東西堵住了
——有瘀血:例如很多人的高血壓是因為脖子或腰部膀胱經有瘀血,瘀血堵住造成氣血無法順利送達頭腦或四肢,因此身體自動加壓,以滿足氣血供應。外傷瘀血也會造成高血壓。
——有痰濕:體內的痰濕,阻滯了氣血運行,所以心臟需要加壓,才能滿足全身氣血供應,造成高血壓。
——有外寒閉?。焊忻笆芎畷r皮膚毛孔閉住了,氣機內外不通,氣血運行也會受阻,造成暫時性的高血壓。很多人高血壓伴有頸椎不舒服,如果將頸椎不舒服解決,高血壓自然解除。就像茶壺有水但倒不出水,里面的壓力會變大,提壺揭蓋壓力一泄水就能倒出來了。
——有結石:腎結石或膽結石,是器官內部有實體有形物堵到了,氣血要通過這些地方,必須要加壓,造成高血壓。就像水流在窄處時,就會比在寬闊處流得更急。曾有人的高血壓各種降壓藥降不下來,正愁不知如何是好時,牙醫朋友建議他去看牙,等他把牙病治好后血壓卻自然降下來了。
或許還有其他未提及的情況,也會造成高血壓,但無論是什么情況,中醫都要辯證論治,追根溯源。
總之,中醫并不關注血壓的高低,所以并不為指標而緊張,而更關注身體內在的機能失衡,中醫重點解決引起這些失衡的原因。
3、高血壓檢查
患者的不舒服癥狀,不同原因有不同的身體指征:
——有瘀血,則舌上會有瘀斑或絳紫或紫暗、舌下靜脈怒張、出現澀脈,可能還會有刺痛等癥狀;
——有痰濁,則舌苔厚膩或水滑,會吐痰或咳嗽或打呼嚕,會眩暈或肥胖,四肢沉重等;
——有外感,則會怕冷,無汗或汗出不暢,頭痛身痛或肢節痛,發熱,鼻塞等;
——有結石,則會小便不暢或絞痛,在腎石點或膽石點按壓會有痛,會胸脅苦滿,或情緒易怒等;
——肝腎陰虛,則會腰膝酸軟,眼干眼澀,視物模糊,耳鳴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煩躁易怒,手腳心熱、盜汗等;
——氣血兩虛,則會面色無華,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食少納呆等。
4、治療方法
根據其發病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去瘀排痰散寒化石,或予以調補,把造成身體失衡的因素解除。身體恢復平衡,則心臟無需額外加壓泵血即可滿足需要,血壓也會自然恢復正常。
5、高血壓的危害
身體的小失衡未予及時處理,則增加心臟負擔,讓身體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必然慢慢導致更大的失衡與功能異常,最后甚至導致臟腑器質性病變。
6、治療效果
找準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則可能完全治愈,重新恢復平衡,恢復健康。
三、總結對比
在治療高血壓方面,西醫只盯著降血壓,本質在于消除癥狀,而非治療高血壓這個病。優點是降壓效果好且快,缺點是降壓藥的毒副作用可能侵害病患的內臟,引起并發癥,給病患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當然,還存在一個大bug,就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在一變再變,比如1978年高血壓標準為160/95mmHg,1998年高血壓標準為140/90mmHg。
中醫沒有高血壓一說,而是把身體看作一個平衡、整體的系統,本身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如果身體沒有明顯的不適,只是血壓超過標準值,觀察即可,無需緊張。如果有了癥狀,身體失衡了,就需要通過中藥的偏性去糾正身體的偏性,恢復身體的陰陽、冷暖平衡。優點是可以扶正身體,徹底治愈高血壓,且對身體無任何損害。缺點是辯證難度大,找準病因難,因而經常呈現治療乏效。
用西醫會不會舍本求末?用中醫會不會耽誤病情?無論哪種治療方法,都有風險,也都有機會,因病患而異,因醫生而異,無法籠統的給出結論,只能交給時間去驗證,由病患去決定。
你認為呢?
去年今日 文章:《原創 | 都說陽明心學好,怎樣才能把它用起來?》
一秒鐘看透本質,還是一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