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積聚痞塊五十四》篇:保和丸,治一切食積。
此方雖只有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七味藥,功效卻大有乾坤。
【來源】《丹溪心法》。
【組成】山楂18g,神曲6g,半夏9g,茯苓9g,陳皮6g,連翹6g,萊菔子6g。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食積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厭食嘔吐,或大便泄瀉,苔厚膩,脈滑。
【趣味速記】俏皮山神下嶺來 (連翹、陳皮、山楂、神曲、半夏、茯苓、萊菔子)
【湯頭歌訣】
保和神曲與山楂,
苓夏陳翹菔子加,
曲糊為丸麥湯下,
亦可方中用麥芽。
《成方便讀》:
“ 此為食積痰滯,內瘀脾胃,正氣未虛者而設也。
山楂酸溫性緊,善消腥羶油膩之積,行瘀破滯,為克化之藥,故以為君。
神曲系蒸窨而成,其辛溫之性,能消酒食陳腐之積。
萊菔子辛甘下氣,而化面積;
麥芽咸溫消谷,而行瘀積,二味以之為輔。
然痞堅之處,必有伏陽,故以連翹之苦寒散結而清熱。
積郁之凝,必多痰滯,故以二陳化痰而行氣。此方雖純用消導,畢竟是平和之劑,故特謂之保和耳。”
君山楂酸溫性緊,善消腥膳油膩之積,行淤破滯,為尅化之藥,故以為君。
┌ 神曲辛溫之性,消酒食陳腐之積。
臣 ┤
└ 萊菔子辛甘下氣而化面積。
┌ 茯苓健脾利濕,和中止瀉。
│ 陳皮 ┐
佐 ┤├ 行氣化滯和胃止嘔。
│ 半夏 ┘
└ 連翹以其苦寒之性,散結而清熱,瀉食積易于化熱。
1、本方為治療食積的通用方劑。以脘腹脹滿,噯腐厭食,苔厚膩,脈滑為證治要點。
2、本方為消食輕劑,適用于食積不甚,正氣未虛之證。若食滯較重者,可酌加枳實、
檳榔等以增強其消食導滯之力;
食積化熱較甚,而見苔黃、脈數者,可酌加黃芩、黃連以清熱;
大便秘結者,可加大黃以瀉下通便;
兼脾虛者,加白術以健脾。
四、加味保和丸
山楂(炒)36g ,六神曲(麩炒) 36g ,麥芽(炒) 36g,陳皮 72g, 枳實 36g ,枳殼(麩炒) 36g, 厚樸(姜炙) 36g ,香附(醋炙) 36g ,法半夏 9g,白術(麩炒) 36g ,茯苓 36g。
此方以山楂、六神曲、麥芽以消食化積為君藥。
其中山楂尤善消肉食油膩之積,
六神曲消一切宿食谷積,
麥芽長于消面食之積。
白術、茯苓健脾益氣,化濕行水;
半夏降氣和胃、化滯止嘔,三者共為臣藥,以助脾胃運化。
厚樸、枳實、枳殼、陳皮、香附,使氣行則水行,氣順則食下,有行氣和胃、下氣除滿、消積化滯的功效,共為佐藥。
全方理氣和中、開胃消食。
用于飲食內停或痰食內阻,腸胃氣滯所致的胸脘滿悶或痞塞,腹脹腹痛,瀉下則緩,大便不調,或結或泄,納食減少,噯腐吞酸,舌苔厚膩;飲食積滯或痰食內停,胃氣阻滯所致的胸膈痞塞,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不爽,吐后或矢氣后緩解。
1、消化系統疾病
我們知道,人既要攝取東西,又要排出東西。攝取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從嘴進,所以我們常說“病從口入”。排泄東西的途徑就相對比較多了,腸道、尿道、氣道、皮膚,都可以排泄廢物。
如果一個人的胃腸道里有很多東西,已經超過消化代謝能力,消化道已經超負荷工作了,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癥狀。
例如,嘔吐、口臭、口腔黏膩等等,都是代謝產物尋找出路、從更多途徑排泄廢物的表現。還有咳嗽、吐痰,也是一個排泄的途徑。
另外,還有的人由于郁熱、痰濕往上走,還可能表現為失眠、上火、煩躁、面赤冒油等癥狀。
還有往下走的,有些人因為食積導致胃腸道負荷過重,腸道蠕動減弱,造成便秘。或者,有些腸道功能較好的,吃太多東西時腸道立刻就蠕動加強把東西排出去。
因此,就出現2種反應:要么便秘,要么腹瀉。為什么腹瀉也可以用保和丸呢?就是順應人體的機制,讓東西往下走,從腸道排出體外。
2、皮膚病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泄器官,所以有些食積的人,出汗非常多,又酸、又臭,這是痰濕需要從皮膚排泄的表現。但,有時濕氣從皮膚排泄不表現為多汗,而表現為蕁麻疹、風疹,或者是濕疹。
上述的這些排泄反應,都可以用保和丸輔助解決,只要沒有垃圾了,食積、郁熱、痰濕去除了,人體的這些反應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3、兒童感冒
臨床上經常遇到,長時期消化道有食積,或者消化道功能差的患者,免疫力也隨之減弱。因為中醫有一個說法,“胃氣虛則衛氣虛”。這個衛氣,大概就是西醫學的免疫力。
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家長經常過度給小朋友喂食,怕小朋友餓肚子,哪怕小孩半夜起來嘔吐,也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模式的錯誤。
嘔吐完后,出一身汗,又著涼感冒,又接著喂,呈現連鎖反應。對此情況,筆者常用玉屏風散和保和丸這兩個藥合在一起給患兒吃,一段時間之后,就沒那么容易感冒了。
其他還有的食積化熱,會導致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煩躁、晚上不睡覺、踢被子、說夢話、磨牙等行為。對此,也需要去食積,用雞矢藤、保和丸這類藥物,加上長期的飲食控制,也就慢慢緩解了。
4、此外,保和丸可以調理口腔潰瘍、口臭、牙痛、失眠、減肥、降壓降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