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四
剛剛看完這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起因是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從直覺來看,我簡單的把他理解為一個名叫肖申克的人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進行彌補。而事實上除了人物的名字錯了以外,故事的確是這樣展開的。
安迪長了一張可以吸收浮躁與絕望的臉,最出色的是他的鼻子。一個相當有福氣的鼻子,給人以溫厚穩重的感覺。中國人常說這種鼻子是招財的鼻子,安迪幫我們印證了這一點。雖然直觀的看上去,這樣的鼻子讓我們聯想到一種平和中庸,甚至故事中他的好朋友瑞德僅憑一面之緣就用10根煙的代價斷定了他的軟弱。但是,影片發展到最后,我們不得不佩服安迪以其沉默與服從贏得了自由(和一個嶄新的完備的身份),以至物質享受(典獄長那筆干凈的錢),以及精神層面的滿足(完美的復仇與沒有回憶的理想)。
一個成功的人,往往毫無聲息。那是他們在積淀,如同花上19年,成千上萬個夜晚鑿透監獄的厚壁。那本圣經中藏著的小錘,看上去花上600年也鑿不透肖申克監獄的銅墻鐵壁。但它僅僅用了不足20年。平凡的人們總會低估平凡。安迪本身就是這樣一把讓人發笑的小錘,但那阻止不了他積蓄的力量。我看見了一種信念,安迪把它叫做希望。
如果說鑿開墻壁是重返自由的基礎,但那決不是全部。這如同一個人不能只有軀體一樣,他還要有精神和思想。銀行家就是銀行家,律師害的就是律師害的。朋友們跟他說監獄里的人都無罪的時候,安迪也這樣回應。但到頭來我們只相信安迪。我們看到了這樣說的資本——一個極具智慧的大腦。我們并不是說只有聰明人才可能受冤枉,傻瓜都是活該。但我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