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胡仙真,北魏宣武帝拓跋恪的皇后,即史書上記載的胡充華,曾臨朝聽政13年。胡仙真個性復雜,她一方面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想借做佛事來彌補罪業。她還具有很高的文學才華,亦是位女詞人。
胡充華原本是位尼姑,容貌秀麗,口才伶俐,宣武帝拓跋恪即位初年,她被宣召入宮講道,宣武帝喜歡上了她,破例下詔封她為世婦,后又晉升為充華。
胡仙真特別愛賞識她的宣武帝
延昌四年,胡仙真的兒子元詡被立為太子,當時皇后高氏及其兄要求處死胡仙真,但宣武帝念及充華之情,斷然廢止了這一野蠻規定。熙平元年,宣武帝去世,年僅6歲的元詡繼位,是為孝明帝。胡充華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掌握了北魏最高政治權力。
胡充華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
一方面,她不惜耗用巨資建寺院、鑿石窟,其建筑規模之宏大,實屬歷代之最。另一方面,她又極愛飲宴游樂。有一次,她帶著幾百個隨從去嵩山游玩,為了取樂,她竟傳令大開府庫,命王公、嬪妃、公主們隨意拿取府庫中的物品。
另外,胡太后個人私生活也無節制。有個叫王元懌的人容貌俊美,胡太后便將朝政大權交于他。
領軍元叉不滿胡太后的所作所為,借故發動政變,殺掉了元懌,囚禁胡太后。可最終還是被胡太后所殺,此時的北魏朝政一片污濁。胡太后不顧當時全國連年發生自然災害,競強迫預征6年賦稅。終于引發廠大規模的反抗,北魏的統治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此時,北魏孝明帝元詡逐漸年長知事,深感胡太后所為勢必將王朝帶上毀滅之路,因而決心自己執掌國政。虎毒不食子,可胡太后卻狠心地毒殺了孝明帝。又將孝明帝的獨生女元氏偽稱皇子,讓她登基為帝。
后來又將元氏廢位,改立孝明帝堂侄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瞬時間的廢立使天下震驚。
胡太后自取滅亡的行為,給了山西秀容縣的部落酋長爾朱榮可趁之機,他帶兵占領了京師洛陽,下令將元釗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又將文武大臣2000余人盡數殺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河陰之變”。
事變過后不久,北魏王朝便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值得一提的是胡太后還有很高的文學才華,《中國文藝詞典》把她列為中國女詞人,其代表作品是《楊白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