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書說到,玉帝任命佛派背景的李靖父子和四大天王統(tǒng)領(lǐng)十萬天兵天將討伐花果山,九曜星君對此深為不滿,并由此揣測玉帝和太上老君已經(jīng)失和,決定陽奉陰違,先勝后敗,以為難李靖,挫敗玉帝的計謀。
話說鬼王和眾妖王怎敵得過九曜星君,被打得步步后退,眼看就要丟了橋頭重地。就在此時,鬼王耳畔聽到一聲“讓開”,心中頓感狂喜——原來是悟空的援軍到了!
悟空惱恨九曜竟敢攻入他的洞府,也不搭話,取金箍棒在手,晃一晃變作碗口粗細(xì),丈二長短,劈頭蓋腦地便打?qū)⑦^去。九曜見鐵棒粗重難敵,悟空來勢洶洶,也一時著慌,忙退出洞府,悟空一出手便奪回鐵板橋,在猴軍妖兵的歡呼聲中,順勢追殺出去。
九曜此時已躍出瀑布,在山頭擺開陣勢。見悟空追了出來,計都星君便罵道:“你這不知死活的弼馬溫!你偷仙桃,盜御酒,攪亂蟠桃盛會,偷吃老君仙丹,已經(jīng)犯了十惡不赦的死罪!現(xiàn)在還敢抗拒天兵,更是罪上加罪,你可知道!?”
悟空適才幾棍就趕出了九曜,已是不把他們放在眼里,聽計都星君數(shù)落他的罪行,大笑道:“沒錯!沒錯!這幾樁事兒都是老孫做的,你們能奈我何?”
火德星君怒道:“我們奉了玉帝圣旨,特來收降你!早早丟了鐵棒,束手歸降,不過一條命而已。如若繼續(xù)頑抗,我們就平了你的山頭,掀翻你的洞穴,上下小妖一概誅殺,滅了你的滿門!”
悟空聞言勃然大怒道:“諒你們幾個毛神,怎敢說此大話!不要走,吃我老孫一棒!”說著便飛身而起,掄棒撲向九曜。
九曜星君對望了一眼,便把悟空合圍起來,九般兵器劈頭蓋臉地打?qū)⑷ァN蚩詹粦址趾粒舷路w,左右遮擋,把金箍棒舞得水潑不進(jìn),只看的猴兵、妖王眼花繚亂,高聲叫好,九曜星君也暗暗喝彩。
九星一猴惡戰(zhàn)了約有半個時辰,九曜似是體力不支,漸漸抵擋不住。悟空得理不讓人,尋隙而進(jìn),招招搶攻。又斗了幾合,太陰星君突然腳下一個踉蹌,險些被金箍棒掃中臂膀,叫聲“不好”,抽身敗退。其余八曜見狀,一發(fā)不敢再戰(zhàn),都隨太陰星君敗陣而走,徑奔中軍大帳,回報李天王道:“那猴王武藝精熟,力大無窮,果然十分厲害!我們戰(zhàn)他不過,敗下陣來。請主帥治罪!”
李天王在軍中布有耳目,知道九曜星君曾強(qiáng)攻水簾洞,且一度打進(jìn)洞府,擒獲了不少妖兵,又圍攻猴王良久,便信以為真,只道猴王果然神通廣大,連九曜都敵他不過,不由驚怒交加,大罵道:“好潑猴!任你本領(lǐng)通天,終究雙拳難敵四手,本天王倒要看看你能撐多久?”便命夜叉?zhèn)魉麑⒘睿{(diào)四大天王和二十八宿火速增援,會同合攻水簾洞。
再說悟空獨(dú)力打退了九曜,信心倍漲,得意之極,對滿耳的歌功頌德之詞統(tǒng)統(tǒng)受之不卻。他料到天兵雖敗了一陣,斷不肯就此罷休,必然會增兵添將強(qiáng)攻洞府,便命馬流二元帥各領(lǐng)一軍:一隊在洞口側(cè)翼助戰(zhàn),多用弓弩卻敵;一隊在洞外藏匿,借助地利隱蔽游擊,使天兵疑慮而分其兵力。再命崩芭二將軍各領(lǐng)一軍:一隊保護(hù)老弱傷員撤到洞內(nèi)僻靜處將息,一隊準(zhǔn)備石塊、大木等協(xié)助防守。
四健將領(lǐng)命而去,獨(dú)角鬼王此時對悟空已經(jīng)崇拜得五體投地,主動請纓道:“大圣,你怎地不安排我們和七十二洞的兄弟?我等可也都是鐵錚錚的好漢,怕他天兵怎地!”
悟空笑道:“莫急莫急!正所謂‘大將壓后陣’,我正要用你們兄弟正面對敵,若非你們?nèi)绱擞⒂拢l能擔(dān)此重任?!”
獨(dú)角鬼王大喜,拍著胸脯高聲道:“大圣如此看重我們,我們便是拼了老命,也絕不肯折了花果山的威風(fēng)!”
悟空大喜,正欲著力夸獎幾句,卻見探馬來報:“啟稟大圣,已經(jīng)打探清楚,此次天庭動了大陣仗,派了十萬天兵來對付我們!領(lǐng)軍元帥仍是上次的敗軍之將托塔天王李靖,不過隨軍的除了哪吒三太子之外,還有什么四大天王和許多什么星君,軍容甚是強(qiáng)大,非前次可比!”
悟空冷笑道:“天上那點(diǎn)底細(xì),我豈有不知?三清是祖,四御是帝,五老是賓,當(dāng)是不會來我這里。以下不過是七元八極九曜為尊,然后二十八宿和河漢群臣。九曜齊上都已敗于我手,其余何足道哉!只是那四大天王本是鎮(zhèn)守四方天門的守將,怎地今天也來隨軍了?我聽說這四個原是西方佛老座下弟子,只是不曾交手,不知底細(xì)。不過既是看門的,想來本領(lǐng)有限,不足為懼!李靖膿包一個,雖有十萬天兵又能有何為?我有猴兵四萬七和七十二洞的兄弟,再加上花果山的地利,怕他何來!”
鬼王等群妖見大圣知己知彼,調(diào)度有方,無不心悅誠服,更加信心百倍。紛紛大呼小叫,以死效命。
悟空見群情激昂,因勢利導(dǎo)道:“天庭已出全力,也不過如此。今天打退了他們,我們索性反攻上天,逼玉帝退位,我來統(tǒng)治三界,兄弟們都做四方大神!”
鬼王等聞得此言,頓時血脈賁張,恨不得主動出擊,殺出洞去。恰在此時,哨兵來報:“大圣!大圣!天兵又攻過來了!這次人數(shù)更多,我們該如何應(yīng)對?”
悟空冷笑一聲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便是不來,我們也要攻出去呢!鬼王!你倆帶領(lǐng)七十二洞的兄弟速去洞外列陣迎敵!”
獨(dú)角鬼王高聲答應(yīng),帶領(lǐng)帶領(lǐng)七十二洞妖王并手下狼蟲虎豹出外迎敵。恰巧此時四健將布置已畢,回來復(fù)命,悟空大喜,命他們四個帶領(lǐng)部分猴兵協(xié)同鬼王、妖王作戰(zhàn)。
這一場混戰(zhàn)直打得地動山搖,鬼哭神嚎。悟空獨(dú)自力敵李靖、哪吒和四大天王,一時還不落下風(fēng),可鬼王、妖王和四健將卻抵擋不住二十八宿的猛沖猛打,連連后退,死傷累累。
二十八宿原是二十八個修煉成仙的畜類,狼蟲虎豹、雞羊狗馬,已至蚯蚓蝙蝠無所不有,因其法力廣大,玉帝將其分為東西南北,拱九曜星而居于四方,司職二十八顆星宿,人稱二十八宿。
這二十八宿各有所能,尤以亢金龍、尾火虎、箕水豹、井木犴、奎木狼、斗金牛這幾個兇悍異常。從黎明戰(zhàn)到黃昏,花果山妖兵漸漸堅持不住,獨(dú)角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盡被生擒活捉,妖兵妖將慌了手腳,也都束手被縛。四健將見勢不妙,自帶猴兵躲入水簾洞底。二十八宿乘勢攻到洞口,因見矢石如雨,正欲圍困,忽聽?wèi)?zhàn)報傳來,說是主帥兵敗,二十八宿無奈,只得暫且退兵回寨。
原來李天王和哪吒父子,聯(lián)手四大天王圍攻悟空,雙方飛天遁地,各展其能。悟空原想將對手引開,卻不料天上地下都已布了天羅地網(wǎng),飛不到天涯海角,便只得施展身法和對手游斗,以免腹背受敵。看看戰(zhàn)到夜色降臨,悟空掛念猴子猴孫,無心戀戰(zhàn),便想抽身罷戰(zhàn)。李天王料定二十八宿必勝,越發(fā)不肯放走悟空,一心想擒拿魁首,獨(dú)享頭功,便大呼酣戰(zhàn),指揮四大天王阻攔悟空退路。
四大天王也欲畢其功于一役,各自使出神通,持國天王彈起了梵音琵琶,增長天王祭出斬惡寶劍,廣目天王放出赤索神蛇,多聞天王揮起護(hù)財寶傘。哪吒三太子見了,不禁技癢,呼喝一聲,也祭出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踏定風(fēng)火輪,手持火尖槍,直撲悟空而來。李天王見悟空敗勢已定,不禁哈哈大笑:“好妖猴!今天教你知道天威的厲害!”
笑聲未了,李天王倏然色變。原來悟空眼見得對手全力一擊,勢不可當(dāng),一時情急生智,縱筋斗云飛至高處,拔出一把毫毛嚼碎噴出,使出身外之法,變成了千百個悟空,手里都持金箍棒,吶喊一聲向?qū)κ秩簹ァ?/p>
五天王和哪吒沒料到悟空有此一招,一時措手不及,雖然打倒了幾個變身的悟空,終究寡不敵眾,抵擋不住這潮水般的攻勢,于是發(fā)一聲喊,駕云敗走。
悟空敗中求勝,長吁一口氣,卻也顧不得驚喜,忙收了毫毛,急轉(zhuǎn)身回洞,不知巢穴如何,心中喜憂參半。
(本文節(jié)選自《大圣心猿》第十七回:李天王鏖戰(zhàn)花果山,觀世音舉薦二郎神)
***原創(chuàng)內(nèi)容,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馬廣彧,加拿大BC省中文協(xié)會會員,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至善中文學(xué)校教師;微信自媒體“國學(xué)微講堂”公眾平臺主講人;著有《史馬老師講國學(xué)》系列叢書,獲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