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中國古代的第二個封建王朝漢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他是景帝第十子,母親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大漢天子卻是由五位絕色女子共同推上帝位的。
第一個出場的就是景帝的第一位皇后,薄氏。
五位絕色女子共同把大漢天子推上帝位
薄氏的婚姻很不幸,她從太子妃到皇后,一直得不到丈夫的寵愛,也沒有子嗣。后宮里那些有子嗣的妃嬪們,對太子位和皇后位子虎視眈眈。當薄皇后做皇后的第六年,薄太后病逝,薄皇后在不久之后因為“無子”而被廢。
正因為“皇后無子”,也就是漢景帝沒有嫡子,他的十四個兒子都有了被立為太子的可能。這樣,劉徹也就突破了“立嫡”第一關。雖然如此,但是還有難以逾越的第二關,也就是“立長”關。排行第十的劉徹距離太子之位依然遙遙無期。
她就是漢武帝的生母王娡
王娡最初嫁給金王孫為妻,生了一個女兒金俗。王娡母臧兒找人為子女卜算時,得知她的兩個女兒都是大貴之人。臧兒就把女兒從金氏家中強行接回。金家很憤怒,不肯和妻子斷絕,臧兒于是很有手腕的把王娡送進了太子宮。
果不其然,當時的皇太子,即漢文帝的兒子劉啟,對王娡很是寵愛,封她為漢宮的'美人'。
王娡拋夫棄女,投身太子后宮,生了龍子,封地封王,首戰告捷。但是,她的野心并沒有到此終止,畢竟膠東王距離皇太子之位相差甚遠,王娡不會就此偃旗息鼓。
第三個影響劉徹命運的女人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
劉嫖下手很快,即刻向新立的太子劉榮拋去橄欖枝。但是,劉嫖覺得十拿九穩的這門親事立即就告吹了,原因是被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拒絕了。就再劉嫖碰了一鼻子灰的節骨眼上,皇十子劉徹的母親王娡王美人來到了她的面前。于是長公主劉嫖和王美人王娡一拍即合,當即定下了攻守同盟,意欲聯手獨霸后宮。
第三個影響劉徹命運的女人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
其實,這個攻守同盟并不復雜,就是將長公主的女兒阿嬌嫁與王美人的兒子劉徹,再擁立劉徹為太子。長公主劉嫖為了讓女兒能當上大漢的皇后,就開始一心一意的為劉徹去謀劃皇位。
長公主劉嫖和王美人王娡聯手首先要對付的,就是影響劉徹命運的第四個女人栗姬。
栗姬是漢景帝長子劉榮的生身母親,為漢景帝一共生了三個兒子。漢景帝四年,即公元前153年,栗姬的大兒子劉榮被冊封為太子,但栗姬卻意外地沒有被封后,心中對此十分不滿。就在此時,長公主劉嫖前來向她提親,然而卻遭到栗姬不計后果地就斷然拒絕了。栗姬的斷然拒絕,不僅得罪了大漢的長公主,同時也使劉榮的太子寶座失去了有力的支撐,這是栗姬所始料不及的。
影響劉徹命運的第四個女人栗姬
于是,這位大漢的長公主便開始“倒栗挺王,廢榮立徹”全面操盤。她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自己與漢景帝的姐弟關系,攻訐栗姬。長公主對景帝說,栗姬派她的侍者在長公主背后詛咒和唾罵她。漢景帝的城府極深,當時并未發作,但他對栗姬的好感指數從此一路暴跌。劉榮當上太子還不到一年,栗姬失寵,劉榮被廢為臨江王。
影響劉徹命運的第五個女人便是當時左右大漢朝政的竇太后
當時,竇氏年輕貌美,雖居皇宮卻未得高祖臨幸,但依然嫵媚動人,而且聰明伶俐有余。呂后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氏也在選中之列。竇氏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她向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里。
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里了。就這樣她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國,代王劉桓卻非常喜歡她,先與她生了個女兒劉嫖,后又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劉啟和次子劉武。
文帝去世后,景帝劉啟即位。這時已經雙目失明的竇皇后成了皇太后。竇太后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景帝對這個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僅同輦進出,而且想傳位于他。
影響劉徹命運的第五個女人便是當時左右大漢朝政的竇太后
初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當時還未立天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后,把皇位傳給你。” 劉武口上辭謝,內心卻很歡喜。竇太后聽了也極高興。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為嗣,征求大臣意見。大臣們都反對,劉武繼位之事失敗。于是,她就轉而支持劉徹登上了太子之位。
其實,中國帝王史上,“太后現象”不容小視。所以,做了皇太后的竇氏,在皇帝的繼承權上,是很有發言權的,而與王美人一條心的長公主正是竇太后的親生女兒。而劉徹不僅是自己的的孫子,也是自己的外孫。
南宮公主為了漢武帝而遠嫁匈奴一說,只是影視劇中杜撰出的情節
就這樣,在五個女人的聯手推動下,劉徹逐漸走上了大漢帝國的王位。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電視劇《漢武大帝》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漢武帝的胞姐南宮公主去匈奴和親了,就連小編也是這么覺得的,但是在查了一些資料后,小編才知道,漢武帝的胞姐南宮公主并沒有去匈奴和親。
南宮公主為了漢武帝而遠嫁匈奴一說,只是影視劇中杜撰出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