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是清世祖順治年間(1644-1661年)所鑄錢。順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鑄幣,后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設錢局,錢幣上用楷書寫著“順治通寶”。順治通寶的成分紅銅七成,白銅三成。一千銅錢稱為一串。
最近成交價如下:
順治通寶----295.0000--2015-10-4
順治通寶----260.0000--2015-8-26
順治通寶----267.0000--2015-9-17
順治通寶----235.0000--2015-7-23
不說不知道,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五種通寶價值倍增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清代錢幣。鑄于清圣祖康熙年間(1662~1722年)。錢徑2.5-2.7厘米,重3.8-5.5克。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康熙通寶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
最近成交價如下:
康熙通寶----236.0000--2015-9-4
康熙通寶----204.0000--2015-5-26
康熙通寶----190.0000--2015-10-17
不說不知道,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五種通寶價值倍增
雍正通寶
雍正通寶始鑄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通寶,是順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錢幣,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的一種制錢,但是由于其規范、精整,個別局鑄的雍正通寶一般直徑竟在28毫米左右,開創了小平錢幣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統一,一直為錢幣收藏愛好者所珍愛。這些優點一直為錢幣收藏愛好者所珍愛,按錢局和版式分類進行著收藏與研究。
最近成交價如下:
雍正通寶----185.0000--2015-4-17
雍正通寶----167.0000--2015-6-23
雍正通寶----123.0000--2015-6-19
不說不知道,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五種通寶價值倍增
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就是由于清高宗乾隆皇帝于公元1735年即位,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里最后一個輝煌盛世,之后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后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該錢幣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背面的滿文比較復雜,上面有很詳細的價格和錢幣拓片。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
最近成交價如下:
乾隆通寶----160.0000--2015-10-8
乾隆通寶----145.0000--2015-9-26
乾隆通寶----95.0000--2015-7-5
嘉慶通寶
嘉慶通寶鑄于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錢徑2.2-2.6厘米,重2-4克。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
最近成交價如下:
嘉慶通寶----127.0000--2015-10-13
不說不知道,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五種通寶價值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