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渾身都是寶,山區群眾離不了,昔日的荒山坡披上了新綠裝。”9月15日上午,固始縣方集鎮二道河村油茶合作社余國民告訴記者。
油茶在當地有數百年的種植歷史,綠化生態環保價值高,一年下種,百年收益,耐旱、耐澇、耐瘠薄,生命力極強,非常適應荒山造林。油茶籽生產的茶油有極高的食用和醫療保健價值,有東方橄欖油之稱。
如今,在余國民的帶動下,當地群眾看到了種植油茶的經濟效益后,許多人自發加入油茶種植的大軍中,種植面積持續走高,油茶也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目前,該鎮已建成全縣最大的油茶基地,油茶種植規模突破2.5萬畝,掛果面積6000余畝,產籽300萬斤。
提起油茶種植給農民帶來的好處,二道河村村民陳光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丘陵山坡地上種植的雜樹灌木一畝一年只能掙幾十元錢,俺家100多畝也就二三千元。在合作社的帶動下,俺100多畝山地全部種植了油茶樹,每畝可種茶樹60棵,每棵樹產干籽2斤左右,按照每斤4.5元來算,今年可以收入5.4萬元,刨去投入也凈賺4萬多元。
現在才第四年,等再過三四年進入油茶盛果期,一棵樹就可以產20多斤干茶籽,到時候年收入三四十萬不成問題。另外,俺還辦了一個榨油機作坊,既方便了附近鄉鄰,自己也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