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真經直解跋引-牛道淳
皓月圓明,普見千江之水;真空妙有,該通萬卷之經。因水見圓明,由經悟妙有。圓明以皓月為本,妙有以真空為源,本末是同,源流非異。既循末以歸本,仍溯流而還源。源既真空,乃是不容思議;流為妙有,爰非專一無言。無言之言以為經,無說之說以為妙。無說之說以薦言前,無言之言以明意外。言前洞矣,意外幽深。非由直解以難通,不假詳箋而莫曉。因指見月,忘指而真月昭彰;因解悟經,忘解而真經洞徹。見千江之月影,知一月之維綱;究群經之真詮,悟一真之統攝。見知雙泯,究悟俱忘。天眼龍睛,詎可窺于彷佛;神靈圣知,豈可測于依稀。意外難思,言前莫議也。
關尹子,關令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游,喜望見有紫氣浮關,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喜既得老子書,亦自著書九篇,名《關尹子》。今陜州靈寶縣太初觀,乃古函谷關候見老子處。終南宗圣宮,乃關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樓,改號樓觀,建老子祠。道觀之興,實祖于此。老子授經后,西出大散關。復會于成都青羊肆,賜號文始先生,所著書后為《文始真經》。
關尹子的《文始真經》乃道教的五大經之一,其它四經為《陰符經》,《道德經》,《南華經》和《黃庭經》,足見此經之重要。此經分為九篇,闡述宇宙和自然的規律,以養性為中心思想,體會虛無中的真實。
“關尹子”只是以官代名而已。關是指老子出函關的關,守關的人叫做關令尹,名字叫做喜,所以稱為關令尹喜,后人尊稱為關尹子。 相傳老子離開周西出函關。函關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老子為留《道德經》五千言,騎牛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