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保養勢在必行
其實人體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腰。雖然每天走路要用到腿,但坐下時腿已經休息了,腰還在支撐著體重。所以,腰椎的保養非常重要,掌握方法可讓健康腰椎相伴一生。
談到腰椎保養,自然不能忽視椎間盤,椎間盤是脊椎骨骼間負責減震的裝置,如果失去彈性,保養不好,缺少營養,就會誘發腰椎間盤疾病。
為什么總是感覺腰不比當年?
很多人都有一個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是感覺腰越來越不爭氣,坐著了也痛,站久了也痛,經常被折磨的坐臥不安。主要是因椎間盤的供給循環不足,椎間盤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這種物質從20歲就開始減少,負責維持椎間盤彈性的“蛋白多糖”30歲后逐漸減少。這意味著人過30歲后必須保養自己的腰椎,才能讓椎間盤持久保持活力。
如何正確保養和使用腰椎?
首先,我們要了解腰椎及腰椎的構成。腰椎位于脊柱的中段,上連胸椎,下連骶椎。正常人腰椎共有5個,每一個腰椎都有椎體、椎弓、上關節突、下關節突、棘突、間盤組成。
腰椎間盤包括三種結構:上下軟骨、作為圍墻的纖維環和膠狀的髓核。在這三種成分中,軟骨最堅固,彈性效果最強的是髓核,最容易磨損的是纖維環。當纖維環受到磨損后,膠狀的髓核就會溢出,并擠占神經的居住空間。隨著神經的地盤被侵占的多少,又分為膨出、突出以及椎管狹窄(分型)。
該如何掌握勞逸結合?
讓人家上班了,也得讓人家休息。休息和日常正確的鍛煉是保養腰椎的最佳方法,遇到腰椎疼痛時,應及早就醫,早治早受益。就像杯子漏了水,起初是個小洞,不去管它,結果越變越大,要想修得好,不得不花掉更多的時間和財力。身體保養更是如此,今天抗一下,明天抗一下,結果抗癱瘓了。即拖累了家人,自己又苦受折磨,只有正確的保養和使用,人體才能更長壽。
正確的腰椎保養科采用以下方法:
1、晨起活動腰部:洗手盆不要過低。熟睡一夜后,肌肉、關節都會因沒有運動而不靈活,腰椎間盤更是如此,腰椎放松了一晚后,吸收了大量水分而膨脹僵硬。此時,如果彎腰較低會對腰椎間盤產生較大的壓力,讓神經受到擠壓。晨起最好輕度活動腰部,做做“前后伸、左右旋轉、伸懶腰”等動作,使腰部不至于從靜止狀態馬上轉變為增加腰部負荷的動作。
2、倒退鍛煉:倒退的行進方式是腰椎最欣賞的,倒步走時,兩腿交替向后邁步,增強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這讓腰部韌帶的彈性增強,就像自備了腰椎保護帶。骨骼、肌肉、韌帶的功能恢復,不但可以讓腰椎的穩定性增強(增強免疫力),還能使腰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倒退行走時,每分鐘掌握在60步~100步,每次10分鐘。
3、游泳鍛煉:游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練習這些肌肉群。此外游泳還能夠保障脊椎間組織的營養供應,維持它的彈性,提高脊椎抵抗外來沖擊的能力。
4、控制體重:統計表明,正常人的腰椎每天前屈的次數會高達3000~5000次。過重的體重就想一個個沙包,會讓身體的重心更加向前,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煉。
如何自測腰椎疾病加重情況?
以下四種情況,如果有一項屬于經常發生,說明腰椎開始出現問題了,應該引起重視,必須及早去醫院檢查,避免惡性腰椎病突發。(訴說恐懼:心理學)
1、當腰痛時,輕輕咳嗽幾聲,發現腰疼加重。
2、熟睡一夜后腰痛仍沒有緩解;向左側臥如胎兒狀時疼痛仍不能減輕。
3、平躺坐起,雙腿因為疼痛而伸不直。
4、平躺,將雙腿的膝關節伸直,并抬高,抬到一半就疼痛難忍。
常見腰椎疼痛的分類:
1、腰部疼痛
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復腰痛發作史。腰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癥狀減輕,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劇。
2、下肢放射痛
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亞大腿后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則在馬尾神經癥狀,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
3、伸展疼痛
腰部活動障礙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以后伸障礙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前屈時明顯受限。
4、脊柱側彎引起的神經根痛
脊柱側彎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系。
5、主觀麻木感
病程較長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
6、患肢溫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覺發涼,客觀檢查,患肢溫度較健側降低;有的足背動脈搏動亦較弱,這是由于交感神經受刺激所致,診斷時須與栓塞性動脈炎相鑒別。
當患腰椎疾病時又該如何正確治療?
治療腰椎間盤疾病主要有兩種方式,手術治療與保守(非手術)治療。對于腰椎間盤膨出、脫出的患者,前期可采用保守治療方式緩解疼痛。最新的治療方法 “微創液體刀”治療,不需要手術,不需要住院,通過骶管經硬膜外腔治療,注入藥物,藥物直接作用于突出的椎間盤和受壓的神經根,使主要由于局部無菌性炎癥和神經根水腫引起的癥狀得到緩解。
1、降低椎間盤內壓力,增加盤外壓力,促使突出物回納,為纖維環的修復,創造有利條件;
2、改變突出物的位置,松解粘連,解除或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
3、加強局部氣循環,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正常功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