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張繼科與景甜疑似戀愛的消息一直占據熱搜榜,粉絲們也是等著送祝福的節奏,更有忠粉在他們行程和微博中找到他們戀愛證據。比如互相點贊,藏頭詩等等,沒想到呆萌的科科,也很是浪漫呢。
回想張繼科重回公眾視野時,里約奧運會時張繼科曾在直播與網友互動,28歲的他宣布要退役:“太累了,我打不動了。你說我所有的成績都拿過了,還打啥啊”。他的一句“如果我和馬龍都退役了,你們還看乒乓球嗎?”讓許多網友心痛不已。
國乒史上第一個全滿貫!中國國乒男隊隊長,馬龍曾說:“繼科是我的榜樣,也是我的目標,之前我是仰望他,現在我們是肩并肩了。”由此可見張繼科強大的實力。如果不是困擾他的腰傷,可以想象他會有怎樣的成就。
據報道:里約奧運會期間,張繼科的腰上加重到連椅子都無法坐穩,只能趴護欄接受采訪。在國乒男團賽至關重要時,張繼科強忍腰痛,贏下最重要的一局,以總比分3比1戰勝日本隊,順利拿下男團金牌。
其實,運動員中不止是張繼科,還有很多國內外運動員,深受腰上的困擾,如NBA中的“皇帝”詹姆斯、“魔獸”霍華德等……都受到腰部傷病侵襲,甚至影響整個職業生涯。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人都有腰部傷病呢?專家解釋說明:“從結構力學角度,腰部是人體中最主要的承重部位之一,無論是站位還是坐位,腰部承擔著上半身所有重量。所以,無論是對于普通人還是運動員而言,腰部都是容易出現傷病的部位之一。”
對于運動員來說,高強度的訓練是不可避免的,日積月累,腰部更容易出現傷病的情況。而對于普通人來說,即使沒有經受高強度的訓練,但同樣出現了很多的要不問題,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今年的要不疾病就診患者也呈年輕化上升趨勢。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習慣都容易導致腰部的勞損,甚至病變。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腰部疾病的治療及預防。
在治療原則上,我們以非手術治療的傳統治療方式為優先。但如果有以下兩種狀況:
1. 手、腳無力,且越來越嚴重的情形
2. 馬尾癥候群( cauda equina syndrome),會有手腳無力的情形,或是有大小便失禁的現象。
若有上述兩種情況,可以詢問醫師是否先以手術治療為優先。因為手、腳無力是因為神經根被椎間盤壓迫到,此時手術治療的優點在于,可以立即阻止神經再惡化的情形,而且提供良好的環境使神經愈合。所以說如果有手腳肌肉無力、大小便失禁的癥狀,可以先跟您的醫師討論,決定是否要進行手術治療。
物理治療介入主要有三個M,分別是:
Modality (儀器)、Manul (徒手)、Movement (運動)。
Modality (儀器)治療:
利用牽引機拉開脊椎,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以及拉開時產生負壓,使椎間盤歸位。
Manul (徒手)治療:
以徒手按摩肌肉的方式放松過緊的肌肉,像是腰大肌。針對脊椎活動度變差的情形,使用徒手方式,增加其活動度。
Movement (運動)治療:
伸展運動
利用手臂力量撐起上半身,骨盆不動,起來后,不在撐起最高位置停留,身體再躺回去。反覆做這個動作,把后突的椎間盤擠回去。
下圖是在伸展右邊腰大肌。先平躺在床緣,手扶自己的左腳,拉向胸口,使要伸展的右腳自然下垂。
平躺,頭轉向右邊時,雙膝同時轉向左邊;頭轉向左邊時,雙膝轉向右邊,兩個動作交替做。藉由這個動作,伸展腰部,放松過緊的肌肉。
活動過程使用正確的姿勢
①搬重物時:
如果使用錯誤的姿勢容易使腰椎受傷,應該要挺胸直腰,利用腳彎下去把重物提起;不是直接彎腰下去搬重物。
②坐姿:
坐著相對站、躺,對我們腰椎壓力比較大,所以避免長期久坐,最好能20分鐘就起來活動,且盡量不坐沙發。
正確的坐姿應該:
1. 選擇髖關節高于膝關節的椅子。
2. 椅背角度約110度,并在頸椎、腰椎的地方有支撐,以支撐脊椎。
3. 手放在椅子扶手上,手肘大于90度,并讓前臂水平地面。
4. 能夠雙腳踩地。
③睡姿:
正躺:在膝蓋下放一個枕頭,減少脊椎的壓力。
側躺:大腿中間夾一個枕頭,使身體與床面成一直線,減少對脊椎的壓力。
枕頭:正確高度的枕頭應該要能完整支撐頸椎,在正躺下,下巴水平我們的身體,側躺時也能讓頸椎與身體成一直線。而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頸椎的壓力。
床墊: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躺下去不應下陷超過五公分。并且使我們脊椎成一直線。
若是患有急性腰背疼病, 不應做過多的活動, 應以臥床休息為主 。
治療腰肌勞損關鍵在于鍛煉腰背部肌肉,而鍛煉腰背部肌肉主要通過“大雁式”動作 。
即采取俯臥位,去枕,然后用力挺胸抬頭, 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大雁在飛。 “大雁式”動作要持續5秒鐘,然后放松肌肉,休息3 ~ 5秒鐘, 此為1個周期。每天早晩各鍛煉1次,每次做30個周期。長期堅持,就能起到不錯的緩解作用。
再有, 仰臥于床上, 去枕, 頭部用力向后頂床, 抬起肩部。此動作也能對腰背部肌肉起到鍛煉的作用, 對頸部肌肉不適的人亦有好處。
此外, 腰背部肌肉的放松按摩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腰肌筋膜炎是指腰部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反應, 可以急性發作, 也可是慢性進展, 容易引起腰部的急慢性疼痛。
腰肌勞損是指腰背部肌肉、韌帶、關節嚢的慢性勞損性損傷, 其特點是慢性肌肉、韌帶的勞損性損傷, 經休息后癥狀即可緩解。
年輕人常見于久坐或反復彎腰勞動引起的腰背疼痛 。 老年人可與椎間盤退化變性、 椎間小關節不穩、 骨刺形成、 骨性關節炎等因素有關 。
腰肌勞損是常見病, 從青少年到老年人都可以發病。 治療以適當的休息, 口服及外用消炎止痛藥物、 肌松鎮靜藥物、 活血化瘀的中藥, 以及適當的肌肉放松按摩為主 。 根本的治療須從消除病因、 增強腰背部肌力著手。
腰椎滑脫是指腰椎椎體間部分或完全錯位的一種疾患, 臨床上一般稱之為滑椎。
一般是上位椎體較下位椎體的向前或向后滑移 。 臨床上大部分為退變性腰椎滑脫, 原因為相應的小關節發生退行性改變, 關節突變得水平, 加之椎間盤退變, 使得椎骨之間的連接變得松弛不穩定, 而逐漸發生腰椎滑脫。
腰椎3D展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