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電話稱可以幫忙鑒別保健品真假,如購買假貨可以獲得國家賠償,林老太先后被騙15000元。今天上午,4人因涉嫌詐騙罪在海淀法院受審。
年過八十的林老太熱衷于買保健品,2017年9月24日,林老太接到一名自稱張某的男子的電話,詢問她是否購買了保健品,稱可以幫忙鑒定保健品真假。如果是假的,國家有政策可以按照百分之十返還一些錢。隨后對方派滴滴專車將林老太接到大興區鑒定其購買的保健品的真假。
林老太稱,對方鑒定后說保健品是假的,按照國家政策可以返還70萬元,但是先交7萬元稅錢,并許諾給她一些保健品吃。
隨后老人回家將6000元現金給了對方。10月1日林老太發工資,又從銀行ATM機取了9000元現金給對方。
林老太把現金給對方后,對方失聯了,也沒有收到對方許諾的保健品。林老太發現被騙,遂到派出所報警。
警方接警后,將涉案的4名嫌疑人抓獲。今天上午10時許,3名被告人被帶進法庭,被取保候審的闞某早早來到法庭。
公訴機關指控,2017年9月30日,謝某伙同張某、朱某、闞某,以虛構被害人購買的保健品是假貨,再繳納相關費用可以獲得國家補償款為由,騙取被害人林老太15000元。公訴機關認為,4人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對檢方指控的事實和罪名,4名被告人表示沒有異議,當庭自愿認罪。
根據檢方出示的證據,4名被告人的家屬已經積極賠償了被害人林老太,并取得了老人的諒解。
據張某供述,四人有分工,有人冒充保健協會的領導,有人負責給“客戶”打電話,有人負責與“客戶”聊天。客戶資料是從網絡上購買的。
截至記者發稿,庭審還在繼續。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