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本書之前,自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該怎么做,才能去改變他人呢?才能將一些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傳遞給別人。最后我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我們不能去改變他人的想法和行動,我們只能去影響他人,而影響他人的唯一方法就是改變自己,讓他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并參與進來,一點點的去影響他人。
當看到這本書之后自己還是滿懷期望的,感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自己想要的東西都在那。但看完之后,這個新大陸里確實有很多寶藏,但卻唯獨沒有自己想要的,不過從中還是解鎖了很多新的 skills —— 影響力的武器。而這些影響力的武器的威力都是巨大的,這些武器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們都是建立在人們走捷徑的心理上,人們在走捷徑的時候就會缺乏思考,從而就可能就會導致牟利者的出現。
互惠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非常的普遍的了,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商場之間的互相合作...... 當有人(認識的或陌生人)給予了我們一些好處時,我們內心便會產生一種負債感,我們心理便會想辦法去回報他人,因為我們知道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哪怕不能涌泉相報那也應該滴水相還,所以當他人有困難時我們一般都會伸出援手,而且我們的回報 往往會比對方付出的更多。這在生活中也是很普遍的有木有, 今天朋友請我喝了瓶水,下一次我會請朋友吃頓飯,是不是很熟悉(偷笑)。這便是互惠,而且我們也確確實實的樂此不疲的使用著這把得心應手的武器,雖然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使用它。當然了,這在朋友之間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因為我們并不是為了獲取利益而去使用互惠。但當牟利者對我們使用互惠時,我們的利益便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當牟利者在給予我們一些好處之后再向我們請求一些事情時,我們答應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因為我們很難去拒絕一個給予過我們恩惠的人,哪怕對方請求一些我們可能很難滿足對方的事情或者是多次尋求我們幫助,我們答應的可能性還是非常的大,而原因僅僅是對方曾經幫助過自己。
互惠原理的另一個讓人答應自己的請求方式便是退讓,我們首先提出一個別人極有可能會拒絕的請求,當他人拒絕后,我們在恰當的去提我們真正的請求,以此作出讓步。這也是互惠原理的另外一面,如果他人對我們作出讓步那么我們也應該有義務作出讓步。
一旦我們我們作出一個公開的承諾,我們就會受到來自內心以及外在的壓力,從而迫使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須與我們所做的決定保持一致。即使我們所做的決定會違背了我們的利益,我們還是會保持高度一致,因為始終如一在現代社會中是飽受高度評價的(信仰、言辭和行動一致),但有的時候我們所做的決定即使是錯誤的,我們還是不會去更正它,因為我們心里會認為,自己在做決定之前我們已經把事情想的足夠清楚了,在做完決定之后,我們便不需要再去考慮問題了,只需要去機械的執行即可,高度的和自己的承諾保持一致。
社會認同指的是當我們在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么想的,特別是我們要決定什么是正確的事情的時候。
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在某些場合做某些事情,那么我們就會斷定那樣做是有道理的。社會認同和大多數影響力武器一樣,它可以讓我們在做事時走上捷徑,但不可避免的是某些想謀取利益的人會故意制造社會認同從而來欺騙我們,比如電視中的配音笑聲。社會認同一般都會發生在兩種情況下,第一種就是不確定性,當我們對自己的處境不是很有把握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根據他人點行為來決定自己該怎么做。第二種是相似性,也就是說與我們類似的人的行為對我們最具影響力,因為他們最符合我們的處事特點。比如一些廣告代言人的平民化。
當我們認識的人或者是我們喜歡的人向我們發出請求時,我們往往都會同意。但這一心理也可能會被陌生人所利用。他們可能會利用我們的朋友,通過他們之手來向我們發出一些請求,我們礙于情面也就接受了。他們甚至會想辦法直接和我們建立友誼的關系
普通人愿意將所有的痛苦都施加在他人身上。這樣做的原因可能僅僅是受到了一些權威的影響,這便是人們所擁有的權威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在家庭、學校、社會中無處不在。有時我們可能會盲目的去相信一些權威并對此深信不疑,因為我們可以省掉思考的時間。但這樣做的一個重大bug就是我們過多的去依賴權威,以至于聽到權威我們就會認為其是真實可靠的,可能這個權威并沒有什么實質,只是簡單的暗示了一下我們。這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通過對自己的包裝瞬間就可以成為權威人士。
去愛一樣東西的方法之一就是意識到它可能會失去。短缺原理就是說當我們感到或者是他人刻意制造出某件東西的短缺現象時,我們對該事物的重視程度就會變大。與其是渴望獲取,我們更是害怕失去。短缺也分為數量上的短缺和時間短缺(如設定截止期限…)。短缺原理之所以這么強的力量來源在于,和大多數影響力武器一樣,它相當于一種捷徑,難得的東西往往比容易得到的東西寶貴(人們不需要去過多的思考便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另一個力量來源于,當機會變的難得時,我們也就失去了自己已經獲取到的自由,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當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往往會顯得非常急促,我們可能為了提高做事效率,或者是精力有限,從而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我們僅僅考慮了所有相關信息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我們選擇走這條捷徑的時候便會顯得和低等動物一樣只會作出機械性的反應。這也就可能會被有心者鉆空子(利用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短缺原理),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很好的認識這些“武器”的原理,我們便可能會逃過一劫,當然了,武器都是雙刃劍,且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