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剛萌生考研念頭時,還是辛苦備戰中,又或是考完大呼痛快睡他個一天一夜后,很多學生總有個疑問,不知道研究生是不是真的比本科生值錢。
今天我們就用數據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有很多人覺得研究生不比本科生好找工作,其中有個很大的依據就是“就業率”。2009年到2011年,甚至曾經出現研究生連續三年就業率低于本科生的狀況。
所以辛辛苦苦讀三年,白讀了?
當然不是。就業率這個東西,你懂的嘛,只要不是在家里閑待著,都算就業,什么考研、考博、留學等等,都可以納入在內。那本科生就業率的“水分”當然比研究生大得多了,因為本科生讀研的比例遠遠高于研究生讀博的比例。
以上海市某所高校2011年的就業數據為例,研究生總數為3487人,其中升學和出國人數分別為118人和187人,簽約人數為2428人,占總數的69.63%。
反觀本科生,總數為3044人,其中升學和出國人數分別是852人和760人,簽約人數則僅有1149人,僅占總數的37.74%。
此外,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求職檔位不同。一般來說,研究生對于工作的期待比本科生要高。招聘網站上的崗位描述中除了工作職位、薪資待遇等信息,很多還對學歷有要求。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求職時,研究生降檔競爭優勢巨大,本科生升檔競爭幾乎沒有勝算。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很多高校研究生教育確實摻了水。我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就總是哀嘆一代不如一代,他們那時候考上大學、研究生多不容易啊,管得多嚴啊,成績不好分分鐘被開除啊。
數據確實如此,2016年研究生錄取人數幾乎比2004年翻了一番。
有專家表示,雖然研究生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高校教育資源卻沒有同步增長,一個導師帶數十名研究生的實例屢見不鮮,研究生的論文也常常抄襲,質量堪憂。有些研究生上班以后,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都不行,用人單位也很頭痛。
就業起薪上,平均來說,碩士生其實是比本科生有優勢的。
以2015年數據為例,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評估機構麥可思公布的薪酬數據顯示:
在不同起薪的崗位上,碩士生對比本科生的薪資優勢也有所差異。
起薪超過一萬的崗位,碩士的薪酬優勢更明顯;但是起薪處在5000-8000元的范圍之間時,碩士生的優勢并不明顯,相反企業更愿意選擇讓本科生來完成崗位工作。
比如金融行業,將2014年本科生起薪和碩士生起薪進行了對比可見,處在尾端的,5000元以下的起薪,本科生(9.1%)和碩士生(8.7%)的比例相差不大。
但是,起薪10000元以上的比例,碩士生(21.7%)的比例明顯高于本科生(13.6%)。
起薪處于中間段的5000-8000元,本科生更具有優勢,本科生比例(40.9%)要高于碩士生(34.8%)。8000-10000元的起薪中,本科(36.4%)和碩士生(34.8%)的比例比較接近,但本科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薪酬優勢。
不過,研究生對比本科生至少還要加兩年的“時間成本”,如果本科生把這兩年的工作經驗算上,和研究生的差距也并不明顯了。
所以,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考研,也不是所有專業研究生都比本專科生有薪資優勢,把考研當作“升值”的同學,一定要打聽清楚了。
1.考公務員或編制底子厚一點
如果你想考國考或者省考,讀研會增加你的競爭力。
查看一下歷年考試職位表,很多好的職位其硬性條件都是要求研究生學歷。此外,研究生的應試能力較強。你在研究生期間所鍛煉出來的考試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在公務員考試中是絕對加分的。
2.新的起點,開闊眼界
有很多考研的同學都說,他們考研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一個心愿,在更好的學校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氛圍。
有什么樣的環境,培養什么樣的性格和習慣。研究生和本科生本身沒有什么可比性,如果上了研究生以后,懶散,不自律等等,那就會白白浪費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如果好好學習,努力奮進,兩三年的學習時間,會沉淀很多,得到很多,鍛煉很多。
正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高校也好,學生也好,別光顧著考研,忽略了基本能力的培養,搞得有些人讀完了研究生,論文還是不會寫,最基本的實驗還是不會做。
不要把研究生考試當作三年的終點,否則,不光是你的,碩士文憑都會越來越不值錢。
早一刻,看看象牙塔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