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幫俊
“放下心中那點兒無知的攀比與欲望,讓自己的身心都慢下來。慢下來,你才會有時間去思考;靜下來,你才能看到自己的內心。這樣,你能看到生命中的不同面,感受生活的意義與歡樂。”這是慢享生活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王志艷,對這樣困頓生活的一個解釋,并且,給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學會“慢”與“靜”。
這本《慢下來,靜下來》充滿著這位“都市悠客”對生活的智慧,對人生的坦然,對生命的感恩。在文字中,我們能夠品味到一種寧靜與安然。作者從“慢下來,做個人生悠客”“常歸零,學會放空自己”“不急躁,悠然享受當下”“靜下心,聆聽歲月溫柔”等9個專輯,結合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講述人生的快與慢,如何讓自己的心變得恬靜與豁達?擁有什么樣的生活態度來過好每一天?這些最真實的感悟,最直觀易懂的人生經驗,相信,會對你有所收獲。那么,不妨靜下心來,慢慢讀,嘗試著慢慢思考。
“慢生活”并不是等于懶惰、放縱,停滯不前、得過且過,喪失進取心。而是,要掌握一種生活節奏的平衡,懂得一張一弛,別光顧著低頭前行,而是要適時停下腳步,看看路邊的風景。可是,有人也會說:“我當然也想慢些,可是,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壓力那么大,不努力快一點,只能被人落下。”他說的也并非沒有道理,事實也是如此。可是,真的就一定要把自己弄成忙得不可開交。恐怕,還是過多的欲望導致。努力說好聽點,是讓生活更好。說難聽點,就是貪得無厭。見別人有車,自己也想有,當有了之后,又想換更好的車。欲望永不止,才會逼迫你不斷在欲望的泥潭里愈陷愈深。正如有位作家所說:“不知饜足的物欲才是生活慢不下來,心態難以從容的真正原因。”一語道出問題癥結,看來,要想慢下來,首先得從我們的心開始,讓心歸零,放空自己,放下過多的欲望,才能輕盈上路。
生命的要義,就是擁有靜下來的心態和慢下來的姿態,放慢自己的腳步,走自己的路,珍惜所擁有的生活,這樣,你的內心才會更加愉悅與平靜。(張幫俊)
來源: 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