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清思路在動手
掌握該集成IC電路的用途,如內部原理、電氣特性。如果沒有原理圖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絲印反查型號找到手冊。
除了這些在有就是分析各引腳對地直流電壓、波形、對地正反向直流電阻值,這些有利條件對判斷提供了參考;
2、 抓住重點局部分析
按故障現象判斷其部位,眼神不好的找個放大鏡看、鼻子聞。當然不局限一種方法,需要多種方法結合來證明該器件是否確認損壞。
3、 離線判斷方法
4、 在線判斷方法
這是我認為最實用的方法了。
以下分不同幾種情況簡述:
1. 直流工作電壓測量法:測出各引腳對地的直流工作電壓值;然后和標準值想比較,依次來判斷芯片好壞。有時測量因為故障性的電壓誤差,也不要急著判斷集成IC已損壞,應繼續排查以下幾點
1) 所提供的資料是否準確,對找資料進行對照,必要分析內部原理與外圍電路再進行理論上的計算或估算來證明電壓是否有誤。
2) 要區別電壓屬于那種工作狀態的電壓。個別情況下引腳注入的信號不同變化也不同,測試的工作狀態不同,所測電壓也不一樣。
3) 外圍電路引起不確定因素。測量出的電壓與標稱電壓不符時可能因為個別引腳或其他外圍影響,例如連接的是一個可變的電位器或者開關(如音量電位器、數字開關等)。這些電位器和開關所處的位置不同,引腳電壓會有明顯不同,所以當出現電壓不符時,要考慮與此有關的電位器和開關的位置變化。
4) 測量誤差。防止由于萬用表或其他儀器使用上的錯誤。萬用表的內阻不同或不同直流電壓檔會造成誤差。建議有條件使用數字萬用表測量,減少由于不同內阻測量帶來的差別。
5) 輕重緩急,測得電壓不符是否對IC正常工作有無重要影響以及其他引腳電壓的相應變化進行分析,才能判斷IC的好壞。
6) 若IC各引腳電壓正常,則一般認為IC正常;若部分引腳電壓異常,則從偏離正常值最大處入手,進口處檢查外圍器件有無故障,若無可判斷IC損壞。
7) 動態接收裝置,IC各引腳電壓是不同的。如果該變化的不變化,不該變大的卻變動,就可以確定IC損壞。
8) 有多種工作方式的裝置,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腳電壓也是不同的。
排除以上因素后,所測個別引腳電壓還是不符指標,需進一步分析原因。不外乎兩種要么集成電路本身故障,要么集成塊外圍電路造成。
2.交流工作電壓測量法:檢測時用萬用表的交流電壓檔,正表筆串接一只0.1~0.5UF的隔值電容。該法適用于工作頻率比較低的IC,如電視機的視頻放大級、場掃描電路等。電路的固有頻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測的數據是近視值,或者作為有無。只能提供參考
總之,要想快速判斷故障。一定要先思考然后在行動,盲目判斷只會降低效率。
如果你遇到什么樣的測試困難,我們臥龍會的大師們愿意幫您!大家對此文有什么話說,請在評論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