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人物畫技法——構圖
構圖即畫面的形式美。構圖受“立意”的統領,要充分達“意”,就必須創造出“有意味的”的構圖形式。繪畫中的構圖是一種形式概念。中國傳統繪畫講“立意”、“為象”、“章法”三者結合,同步表達,方可呈現統一和諧的效果。古代繪畫的“章法”有其規范性和模式化,對今人而言,廣涉獵、精吸引,借鑒學習是必要的。
中國畫構圖極講究“勢”,如:造險絕之勢,造祥和之勢,造平穩之勢,造動蕩之勢,造熱烈之勢,如此等等。深入研究構圖的規律及特點,從全局來看一點,又從一點回到全局,以“氣韻”為內在核心,就會得其妙絕的構圖,使繪畫出新意,出高格調。
以散點透視為主,其獨特的構圖的形式,構成了中國畫的風格特征。傳統中國畫畫面生動有節奏,情景能交融,對比上調和,動靜上互襯,加上主大次小、虛實相生的主觀理念等等,這些都是極妙的構圖章法。在藝術實踐中不斷地領會古人的構圖方式,認識民族文化的深奧,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在創作中重視形工美,就有可能探索出有自己風格的構圖形式。
構圖在繪畫中呈現的格局可以是千變萬化的,這繪畫家以充分自由的選擇,畫家可以創作出任何適合自己“意”的構圖。不同形狀的組合、相同形狀的結合,物類的對比、運動、態勢、
節奏、對稱、排列、分割、變異、縱橫、凝集、疏散、虛實、平衡、比例、主次、高低、前后等等,都是構圖中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