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開創者不是孔子
當我們談到孔子的時候,一些人往往會說:“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甚至在一些歷史書籍中,我們也會看到:“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嗎?
翻開《史記》,我們在“孔子世家”中可以看到,孔子三十五歲的時候,魯國出現內亂,孔子來到齊國,齊景公出于對孔子的欣賞,想給孔子一塊封地,晏嬰反對說:“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
晏嬰在向齊景公諫言時直接對”儒者“的特點進行了總結,認為儒家之人善于鉆法律的空子、自以為是而不愿做別人的手下、重視喪禮而實行厚葬、四處游說求職而不能對本國忠心,然后又對孔子進行了評論,認為孔子講究儀容服飾,詳定進退上下的繁文縟節。晏嬰做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臣,奉三代君主而能善終,不可能憑空捏造說辭,諫言之前必定先要對”儒者“進行過長期的觀察,才會向齊景公說出結論,而齊景公后來有意疏遠孔子(后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說明齊景公對晏嬰的諫言也是非常認同。
如果史記中所記載的這件事是真的,那就說明,當時就社會上已經有這樣一些”儒者“存在了。而當時孔子只有三十多歲,還沒有什么聲望和影響力,來到齊國的時間也不長,顯然這些儒者不是孔子的學生。孔子的聲望和影響力是在他從齊國回到魯國之后,逐漸提升起來的,學生也都是那個時候增多起來的。既然在孔子廣收門徒之前,就已經有儒者存在了,那么孔子怎么會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呢?
晏嬰
其實孔子自己也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說明孔子的思想也是從古人那里學來的,后人把孔子定為儒家思想的開創者,恐怕孔子自己都會不同意。
雖然孔子不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但他是中國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承前啟后的關鍵,孔子的主要作用是對儒家經典進行了刪減和充實,指出一些人們對儒家思想的錯誤理解。如: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孔子當時所面對的儒家,是一個魚龍混雜、紛亂不清的儒家,而我們現在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