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如果中午不休息會兒,
很多人下午都沒精神。
適當午睡,
不僅有利于提高精神,
還能降低冠心病、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病率。
可是,
如果“睡錯了”,危害可不小!
這不,
有人中午小憩了會兒,
卻睡到手腕抬不起來,
得做手術治療!
事情是這樣的,
哈爾濱的張女士每天中午都要瞇一小時,
最近,她睡醒起來總感覺手發麻,
最嚴重的一次連手腕都抬不起來了。
剛開始覺得手麻腳麻很正常,
時間長了就有點回不過來彎了,
張女士去醫院檢查,
經診斷,她的手橈神經受損,
需要手術治療。
而發病的原因,
就是她睡午覺的姿勢不正確。
跟很多人一樣,
張女士習慣壓著胳膊,趴在桌上睡,
而且睡得時間也長。
醫生提醒:
如果長期趴著午睡,
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
加重腦部缺血。
雖然不會立刻造成傷害,
但這種危害是可以持續積累的。
張女士并非是個例,
近80%的午睡人群都存在誤區,
不僅使睡眠質量大打折扣,
還會危害健康!
4個誤區越睡越危險
進餐后,胃腸蠕動會加快,體內的血液會大量集中到消化系統,使大腦供氧量下降,容易產生困意。
但吃完立馬睡覺,對于消化系統而言,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誘發胃炎,還可能引起食物反流,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吃完就睡也可能因為腦部供血不足而造成睡醒后頭昏腦脹、四肢無力等癥狀。
就餐后,可以在周邊稍作走動或是站立,餐后20分鐘左右再進行午睡。
趴著睡,是大多數辦公人群的睡眠方式,也是危害性較大的睡眠方式。
?手麻、頭昏。趴著壓到手臂和胸部,影響了局部的血液循環和神經。
?眼球受壓迫。趴著睡時眼睛壓在手臂上,使眼球受到壓迫,眼睛里血液循環不暢,眼壓升高,時間久了就容易影響視力。
?損害脊柱。趴在桌上弓著身子,會造成腰椎、胸椎、頸椎的壓力分布不均,損害脊柱。
?胃腸道消化不良。趴著睡,肚子似蜷縮狀,擠壓在一塊,也會加重消化不良的癥狀。
在家時,盡量在床上午睡。但對于辦公室人群,午休時最好在脖子處墊個U形枕,半躺著睡。
在前一晚睡眠時間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如果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人容易進入深度睡眠,醒來后會昏昏沉沉,無渾身無力。
一般20~30分鐘的午睡時長最佳,下午1點左右最為有效,屬于“快速充電式”午睡,有助于快速恢復身體能量,提高警覺度,快速、高效的投入工作。
對于有條件(有錢又有閑)的人來說,中午躺床上睡久一點。比如,90分鐘左右的午睡,這個時間長度能覆蓋一個完整睡眠周期(淺睡眠→深睡眠→淺睡眠),醒來后更清醒。
睡醒后立即起床,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對心腦血管不利。
另外,午睡后很多人會有心跳加速等感覺,所以睡醒后一定不要快速起床。
睡醒后,要閉目養神3分鐘,再緩慢起身,尤其是中老年人。起身后可以輕甩并按摩手臂,對緩解酸痛感和恢復清醒有不錯的效果。
4種人群午睡不得馬虎
對于晚上入睡困難者,如果午睡時間過長,晚上更不容易睡著,反復如此,更加傷害身體。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因腦血管病變常頭暈的人、血糖過高的人,不適合飯后立即睡覺,也不適合午睡過久,否則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誘發中風。
肥胖人群一般飲食量較大,而人在睡眠狀態下消化能力減緩,食物容易堆積,午睡時間過長,容易加重肥胖。
低血壓人群血液循環本來就比較慢,午睡時,血液循環更慢,本身黏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容易誘發中風。因此,低血壓人群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不睡午覺對身體不好?
并沒有這個說法。睡不睡午覺,完全取決于個人習慣,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
有的人一天只睡7小時就足夠精力充沛了,而有的睡夠9個小時都睡不飽。老年人和嬰幼兒,因為特殊的睡眠習慣,睡午覺的時候也比較多。
如果你覺得困了,累了,需要小憩一下來放松,那就睡。如果你沒有睡午覺的習慣,那就別強迫自己。
上班族沒有條件午睡?這樣解乏提神
午餐吃清淡點
肉多、油多的菜,會加重消化系統的運作,導致飽餐之后會特別困。因此,午餐要吃清淡點。
午飯后散散步、聊聊天
午飯后和同事到戶外邊散步邊聊天,可以放松身心,還利于消化吸收,防止腹部脂肪堆積。
閉眼瞇一會兒也是休息
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腰部墊一個靠枕,閉眼瞇一會兒,精力集中到呼吸,放緩呼吸頻率,同樣能恢復體力。
按摩頭部
按摩睛明穴,太陽穴,百會穴,風池穴等頭部穴位,有助于舒緩身體,達到名目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永遠的真理)
好睡眠,姿勢很重要
人在睡眠時,姿勢是各種各樣的,大體上歸類為4種:仰臥、俯臥、左側臥、右側臥。到底哪種睡姿對身體最有利呢?不同的人群要求的睡姿也不一樣哦~
頸椎病:仰臥
因為頸椎、胸椎、腰椎、尾椎這些是有一定的彎曲的,仰臥的時候順應了頸椎的生理彎曲,身體很放松。
選一個舒服的枕頭,通常是頭把枕頭壓下去后,高度和一個拳頭豎起來差不多,然后就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動脈硬化:仰臥
美國曾對2000例腦梗塞病人進行調查發現,95%以上的病人存在睡覺時完全側身睡、壓住半邊身子的睡眠習慣。
這樣的睡姿在本身已有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加重了血流障礙,特別是頸部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在動脈內膜損傷處逐漸聚集而形成血栓。 因此,提倡動脈硬化患者平時仰臥睡眠。
3.高血壓:加枕仰臥
高血壓患者宜采用加枕仰臥的睡姿,枕頭一般高約15厘米,過高過低都會產生不適感。
胃潰瘍:左側臥
如果向右側臥,從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體回流量會多于正常情況,而且持續不斷,引起胃部灼痛。因此,胃潰瘍患者提倡左側臥。
冠心病:頭高腳低右側臥
這種睡姿,能使全身肌肉松弛,呼吸通暢,心臟不受壓迫,并能確保全身在睡眠狀態下所需的氧氣供給,有利于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以減少心絞痛的發生。
冠心病患者如果病情嚴重,已出現心衰,應采取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
哮喘:側臥或半斜躺
仰臥時會增加呼吸道阻力,致使支氣管痙攣而發生哮喘;側臥時可增加呼吸道通氣量,減少哮喘發作。
另外,哮喘患者還可以采取半斜躺睡姿,將頭枕部抬高20厘米,可以減少呼吸道阻力。
靜脈曲張:墊高雙腳
為了協助下肢靜脈血液順利流回心臟,減少因靜脈曲張引起的抽筋,睡覺時可用枕頭或薄被子把腳稍微墊高,只要高過心臟即可。
普通人:右側臥是最理想睡姿
1. 右側臥時,脊柱多向前彎成S型,四肢容易放在舒適的位置上,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
2.心臟受壓少,胃通向十二指腸,以及小腸通向大腸的口都是向右側開,有利于胃腸道的正常運行。
3.肝臟處于較低位置,血液可以更多地供應肝臟,這樣有利于消化食物及代謝體內營養物。
當然,我們說哪種姿勢最好,并不是讓你整個睡眠時間都保持這種姿勢。只是讓你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睡姿,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