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十一年,漢高帝劉邦正在邊塞征討叛臣陳豨,漢高后呂雉接到密報,淮陰侯韓信正在積極準備造反。
據悉,韓信計劃矯詔,釋放正在各官府中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把這些人編成軍隊,襲擊太子劉盈和皇后呂雉,從而控制關中,和在外造反的陳豨里應外合。
呂雉打算召見韓信,又擔心韓信不肯來。于是和丞相蕭何密謀,先派人散播皇帝已凱旋的消息,接著由蕭何去誆騙韓信到皇宮中祝賀劉邦凱旋。當時,韓信正在家裝病,但禁不住有恩于自己的蕭何一直磨,蕭何跟他說,你雖然病了,但皇帝凱旋,茲事體大,你應當親自去祝賀。
韓信剛到未央宮,就被武士綁了,隨后被呂雉斬殺于鐘室。
韓信被誅殺的消息傳到正在前線作戰的劉邦耳中,便派人回長安嘉獎蕭何,將蕭何的官銜從丞相改為相國,并在蕭何原本的食邑八千戶基礎上,加封五千戶食邑,并為蕭何專門設置相國尉,相國尉的官階為都尉,領兵五百。
朝中所有大臣都去給蕭何祝賀,唯獨東陵侯給蕭何報喪。
東陵侯說,皇帝已經懷疑你了,你若是不趕緊表忠心,恐怕你就會大禍臨頭了。并建議蕭何辭去封賞,同時把家底全部拿出來作為軍費,送到前線去。
蕭何照著東陵侯的話辦了,劉邦大喜。
看來,東陵侯猜得沒錯,劉邦果然是懷疑起蕭何了,懷疑蕭何會謀反關中了。可蕭何明明對劉邦忠心耿耿啊,甚至還幫劉邦媳婦殺掉了他蕭何親自舉薦的淮陰侯韓信,為什么劉邦還會懷疑蕭何呢?
壞事就壞在蕭何幫呂后誅殺淮陰侯韓信。
當時的劉邦,正在外帶兵,韓信謀反的證據,并沒有在韓信被殺前送到劉邦面前,因此劉邦并不能確切知道韓信是真的謀反了,還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蕭何幫呂后誅殺韓信,確實使關中避免了一場可能會發生的動亂,但也使劉邦意識到,沒有他劉邦的命令,蕭何竟敢誅殺列侯,可見蕭何的膽子已經很大很大了。
連誅殺列侯的事都干得出來,下一步會怎樣呢?會不會直接謀反關中呢?
很難說啊,蕭何在關中經營了十多年,樹大根深,淮陰侯這樣的列侯,都能被他輕易地誅殺,會不會是謀反前小試牛刀呢?當年趙高干的指鹿為馬,也是搶班奪權前的小試牛刀啊。
因此,劉邦對蕭何產生了懷疑。
還有個原因是劉邦曾經被親信背叛過,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嘛。
當年,劉邦剛起事時,曾把劉邦出生地豐邑作為大本營,并在親自率兵外出打仗時把豐邑交給雍齒守衛,結果雍齒背叛了劉邦,把豐邑作為他雍齒的根據地。
面對雍齒的背叛,劉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擺平。多年以后,劉邦登基稱帝后,依然對此心有余悸。
所以,劉邦給蕭何制定相國尉,名義上的保護蕭何,實際上是監視蕭何,提防蕭何成為第二個雍齒。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蕭相國世家》、《史記·留侯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