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茶館進澡堂子——里外涮”
老北京人干哪行就有哪行的門道兒,就連洗澡也不例外,今天的年輕人完全無法想象,就在20多年以前,北京的大街小巷里,還有不少專門兒洗澡的地方…
過去北京澡堂子里面的設施很簡單,一般進門男左女右,進去以后是更衣區,里外兩個大套間,相對碼著的浴床至少也有個五六十張。
床的前面兒是更衣柜,中間擺著小茶幾,上面有面鏡子,洗完可以在床上美美的睡上一覺。
里邊屋就是浴室了,里面有兩大兩小四個池子,這四個池子還有講究,有一個水溫低的小池子,是孩子們泡澡的地方;旁邊的水溫適中的大池子人最多;前面還有一個水溫比較高的大池子,適合老年人洗;再有一個小池子溫度最高,一般都在那兒泡腳。
浴室的四周是淋浴,從池子里泡好了用瓜瓤子能搓下二三斤的泥兒來,再打把肥皂一沖,齊活!找個大浴巾一圍,接下來您就輕輕松松的到外面歇著去了…舒坦!
圖/“雙興堂”浴池
洗澡的人也不一樣,很多是老哥幾個約好一起來的,好喝酒的揣著二鍋頭跟花生米,局氣點兒還得帶上半斤豬頭肉,與其說是泡澡,不如說是個聚會。
這里從來都是聊天閑侃的好地方,沏上一壺花茶,一口酒一口肉,從山南到海北,家長到里短兒的這么聊著,累著就迷瞪一會兒,閑了就打打撲克,再說說最近兒女的事兒。
高興了亮亮嗓,甭管好壞您必須得嗓門兒大,借著浴室的回聲得唱全一折才作罷,陌生人的一聲“好”就是對您最大的肯定!
其實也就花個塊八毛的,您就能待上一天,可以說這是北京人過冬最舒坦的地方了!
“來了您哪?”“哎,挺好的您?”一句看似進門的客套,其實是店主和老主顧之間最貼心的交流。
從清早兒7點多就趕來的第一波客人,您還甭管他們離得多遠,拎著籃子,帶著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有的老人家顫顫巍巍地掀開簾走進澡堂…
自己個兒來的很多還帶著伙食,因為泡澡容易餓,咱也沒多高檔:倆燒餅一壺濃茶。泡著泡著就打起了呼嚕,有時候一覺能睡到下午。
要說這么熱鬧的浴室還能睡著,那真得是感覺“回家”了。
除了閑侃,那就要數噼里啪啦的拍打聲了,大多都是互相搓背按摩的,您要真覺得自個兒身上泥兒多,那就得找老師傅幫忙了。不出5分鐘,保準渾身是汗!
就算冬天外面再冷,進來泡上個10分鐘8分鐘的,再出門兒您渾身都透著暖和,這是在家淋浴無法體會的。
隔三差五來這兒泡一天的老主顧多了去了,大多都是老年人,反正在家也沒人陪著,不如這里有人氣兒。
生活嘛,哪有那么多陽春白雪,我們大多數人都在普普通通地活著…
可您茲要進了澡堂子,將功名利祿鎖進柜子,大家坦誠相見,誰也沒比誰“高一頭”嘍;等到一通山南海北過后,依然要各自穿上衣服回歸生活。
斗蛐蛐兒
兒時的北京,胡同兒里有大大小小的浴池,可能夠像同仁堂、全聚德那樣成為全北京人的一字號的,估摸著也就要數清華池了!
在郭德綱的相聲里,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首選的浴池就是清華池,雖然這是個包袱兒,可打這兒能看出來清華池響當當的名號。
珠市口西大街清華池
您要問他們的名號靠的是什么?老北京人全知道他們的“一招鮮”——修腳。
咱說“人老先老腳”,而且腳上的穴位都一一對應著五臟六腑的器官,所以對注意養生的老北京人來說,把腳養好才是正經事兒!
腳上的病還全能治,咱就拿雞眼來說,別看不是什么大病,可真發作起來疼得下不了地,在澡堂子,一準兒能給您治好嘍。
如今家家都裝了熱水器,地方也寬敞了,知道澡堂子的人都不多了,更甭說還能有去的,它成了北京人在寒冬臘月里最溫暖的回憶!
2007年,曾在王府井大街經營數十年的清華園浴池所在建筑被拆除
微信升級后如何找到“老北京城”?
圖1:這樣做可以找到我們!
圖2:這樣做可以置頂我們!
合作聯系微信號:lsy483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