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老歌長流,老歌回放陪伴您每一天~
“我騎著馬兒過草原, 清清的河水藍藍的天, 牛羊肥壯駝鈴響, 遠處的工廠冒青煙……”上世紀50年代,這首《我騎著馬兒過草原》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傳唱最廣的民歌之一。
巴哈爾古麗《新疆好》
為了遵循父親的意愿,馬寒冰考入了商業(yè)學院選修銀行會計??伤睦锓浅G宄?,做生意從來不是自己的第一愛好。不久后,他給父親寫信,在信中清楚表明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并希望父親準許自己轉入上海滬江大學。
大學畢業(yè)那年正值抗戰(zhàn)前夕,20歲的馬寒冰回到了廈門。他可真是個閑不下來的人,剛回來便組織成立了“天竹文藝社”,并開始出版月刊。這一月刊很快就成為了當時影響較大的抗日文化刊物。
1936年11月,魯迅先生逝世,他第一個站出來發(fā)起“廈門文化界追悼魯迅先生大會”,并起草唁電和會議決議。29日,他又書寫了《偉大的民眾祭》,還被收錄進《魯迅先生紀念集》當中。
圖:《魯迅先生紀念集》
盡管成績斐然,他的生活卻依舊清貧難以維計,以至于不得不回到緬甸重新工作。1937年5月,馬寒冰應緬甸英文《仰光日報》之邀擔任編輯,還把副刊《波光》《文藝》辦得聲名大噪。
可與此同時,他也發(fā)表了不少抨擊當?shù)卣畨浩热A僑的文章,還因此被報社董事會革職。雖然職位不再,但這些已發(fā)布的文章依舊保持影響力,很快他就被《興商日報》聘為總編輯。
眾多歌唱家演唱《我騎著馬兒過草原》
1937年,盧溝橋事變引發(fā)全面抗戰(zhàn)。此時,緬甸文藝界成立了抗敵救國后援會,并由馬寒冰負責宣傳任務,組織義演,籌集救國款項。
看著陷在水深火熱中的祖國,馬寒冰很清楚自己必須要做些什么。最終,他毅然決然地辭去了總編輯的工作,以一名記者的身份經香港、廣州到達漢口,隨后轉到西安、延安,從此踏上革命的道路。
1938年1月,馬寒冰正式入黨,被派去陜北公學任宣傳干事。他奔波于前線,還擔任著翻譯的工作。
待三五九旅完成中原突圍返回延安轉入呂梁地區(qū)后,他又到部隊擔任二縱的后勤部長、一兵團宣傳部長等職,并寫出《中原突圍》一書,真實記錄了突圍的全部經過。
1949年,馬寒冰作為和平解放新疆的先遣官,正為進疆做著準備工作。也正是這時候,他與“西部歌王”王洛賓結下了緣分。
王洛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