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蔽覀冸m然沒有見過王昭君的美貌,但是當提起王昭君,讓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傾城之姿。那么傾城之姿究竟是什么樣子?相信有很多人都想一睹芳容吧。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四大美人中位列第二的王昭君究竟有多美。傳說中漢元帝選妃時,王昭君因為不肯賄賂畫師而落選,在尋找和親公主時,王昭君主動申請,說自己愿意去做和親公主?;实劭戳送跽丫拿烂?,直接殺掉了畫師毛延壽。但是苦于無奈,只好遺憾失去這個美人。
大多數的故事都是這個版本,漢朝之后的文化作品,都是這樣演繹的,人們在感嘆王昭君的美貌的同時,也不忘對這種昏庸的皇帝提出批評。后世留給王昭君的多是惋惜,贊美之詞。
但是根據正史,漢元帝時期的漢朝正是西漢的強盛時期,那句著名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是出自漢元帝之口。西漢名將陳湯在斬殺北匈奴之后,給漢元帝上書,稱他們離中原太遠,不宜追殺。漢元帝當機立斷,命令追擊下去,并說出這句話。漢元帝其實是一位明君,怎么可能做得出根據畫像選妃還斬殺畫師的事情呢?
在坊間流傳的故事中,漢元帝在南匈奴的和親請求下,封了王昭君為公主去和親。但是事實上,那時的南匈奴早就臣服于大漢天威,根本做不出威脅漢元帝派人和親的事情。一當時的漢朝國力,漢元帝直接可以派鐵騎踏平南匈奴境地的。
歷史上的確有漢元帝派出的和親公主,只是那位公主并不是被威脅和親,而是漢元帝為了彰顯大漢禮儀送給匈奴的。
但是在后世的不斷渲染與加工下,就形成了這樣的烏龍事件。王昭君為了大義犧牲自己的精神也廣為流傳。而漢元帝時期的昏庸無道也廣為流傳。
漢元帝根本沒有封過昭君為“明妃”,那都是后世為了避諱司馬昭而杜撰出來的名號。但是文學的魅力就是這樣,從來不講道理,不加邏輯推理。王昭君也就被人們叫做“明妃”,位列四大美女之列。
在專家根據查閱正史對王昭君的墓穴進行探究時,王昭君的容貌復原圖也就被公開。很多人見了這樣的復原圖,都質疑:四大美女就長這個樣子?
也難怪網友質疑王昭君的復原圖丑,這完全不符合中國的傳統審美嘛。但是這就是事實。專家稱:“這就是王昭君墓里的女尸”,現在的還原技術很發達,自然毋庸置疑,在專家的一聲敲板:“就長這樣”之后,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專家表示,其實王昭君一直就長這個樣子,只不過一直以來被文學之類的濾鏡一再美化,才出現了這樣的鬧劇。真相只有一個,就是王昭君本來就不需要長得好看,她不過是作為顯示大漢風度被當作禮物送給南匈奴的一個政治犧牲品罷了。
她沒有長得好看的必要,所以過分執著于她的外表毫無意義。幾千年來,真實的王昭君與文學世界中的王昭君早就已經變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了。如果受不了四大美女排名第二的王昭君長這樣,大可以認為,這是王昭君的樣貌,不是我四大美女王昭君的樣貌。王昭君與王昭君之間早就相隔太遠了。
很多謠言傳著傳著就變成真相了,甚至有很多人寧愿相信謠言,也不愿意相信赤裸裸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