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頂烏龍茶,只有臺灣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才有嗎?
答案:是的!只有臺灣南投鹿谷附近山頭茶園所產的烏龍茶,才能冠上:凍頂烏龍茶的字樣!
烏龍茶是青茶樹的一種,在不同的種植、采摘、炒揉烘焙以后,而制做出不同的茶葉,冠上地名以后,才有了自己的名聲。
凍頂烏龍茶,產自臺灣南投縣的鹿谷鄉,鹿谷附近有一座凍頂山,屬于鳳凰山的支脈,海拔700米以上,因常年山霧多路又滑,上山去的人都要繃緊足趾,臺灣俗語稱為「凍腳尖」才能避免滑下去,便有了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的說法。這是地名的由來。
臺灣茶以半發酵茶為主,其中又以半球型包種茶(也就是烏龍茶)占總產量七成最多。茶界又將半球型包種茶細分為:平地烏龍茶及高山烏龍茶。一般的區別是以海拔1000公尺為界,1000公尺以上為高山茶。高山茶的普遍特色為采輕發酵輕焙火,或是輕發酵不焙火。所以,平均高度只有700-1000米的凍頂,是稱不上高山茶的。
半球型包種茶的烏龍茶,主要的產地在臺灣的南投縣、臺中市及嘉義縣。其中最早出名也最有名的就是:凍頂烏龍茶。凍頂烏龍茶傳統以炭火焙火,通常為重焙或中焙火制法,但近年來比較流行、高價的高山茶則采用輕焙或不焙的做法了。
一般烏龍茶的采制方法是,采摘青心烏龍等良種芽葉,經曬青、涼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覆的團揉(包揉)、復烘、再焙火而制成。經由高海拔、低氣溫、弱光照這一系列環境條件的相互作用,茶葉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會比較高,在后期的加工過程中,它的香氣會更加濃郁,口感會更加潤滑。
凍頂烏龍茶依據發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輕度發酵茶(約20%)、中度發酵茶(約40%)、重度發酵茶(約70%)。輕度發酵茶似綠茶,清香飄渺;重度發酵茶似紅茶,甜香甘醇;中度發酵茶較之輕度發酵茶,清香比較濃烈,口味較之重度發酵茶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