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努力了,成績卻上不去?這里我要加上這樣幾個引子,希望大家一起探討(包括但不僅限于這些引子):
1、怎樣才算是努力了?不同階段的孩子(小初高)可分別說明
2、努力是為了什么?
3、你們認為成績除了和努力有關,最重要的還和什么有關?
4、成績的意義是什么?
…
1:孩子的學習方法
2:心理壓力太大效果也不好
——初二家長
努力的方法方向不對,結果只能是南轅北轍,所以先要找對方向和方法。心理上的影響也是常見的,特別是在考試時,很多孩子會有發揮失常的問題,自然影響成績,好的心理素質是在平時鍛煉出來的,所以如果是心理因素造成成績不理想,及時調整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就顯得很重要。判斷是否是心理素質比較差造成的,可以看是否在考試前有緊張情緒,是否較多地出現一些低級錯誤。
也在發愁中...我家孩子今年初一,寄宿,回來作業挺多的,看起來蠻努力,但期中成績不理想,我一直在找原因...是孩子上課效率不行還是課下鞏固復習沒跟上?我希望孩子能快樂,高效的學習!期待老師們的指點!
——初一,博媽
看起來蠻努力并不能和努力劃等號。這里要強調一點,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花時間多就等于努力,其實不然,真正的努力應該是和效率劃等號的,花時間多是必要的但只是一種表象。對學生而言,學習效率高不高,可以參考這樣幾個簡單的判斷依據:1、課堂該掌握的知識不拖到課后;2、考前該解決的問題不拖到考試后;3、考試后發現的問題不帶到下一次考試。
只要孩子調整好心態去學習,成績是會有所提高的。
——初一,若靜
要想取的好成績,好的心態是非常必要的,平時能有好的心態,對日常學習進步也是一種促進。
孩子努力了,成績卻上不去,這個議題很大,怎么算努力,或者說努力的方向方式是什么很重要,換句話也就是努力是為了什么。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努力方向,每一個孩子有每一個孩子需要努力的地方,這些都不可一概而論,大體來說,剛上學的孩子努力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聽課認真寫作業,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培養他克服難題的堅韌,孩子的發散思維也是可以通過努力訓練出來的,當然方式方法要因人而異,這就需要家長去了解孩子關注孩子,從而引導孩子。
努力不是決定學習成績好壞的唯一因素,活到老學到老,怎么學學什么,學校老師講書上專家說,我們只是機械性的去記憶嗎?這方面電腦可比人腦強太多了,生而為人,我們需要的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是追根溯源的智慧,如果我們具備了這樣的特質何愁學習上不去呢?
——六年級,禪心
努力的具體表現是分階段講方法的,這位家長說的很對,孩子的努力也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啟發。掌握了好的方法,能夠智慧地進行學習,好的結果只是時間問題。
1 把字寫好了,作業都做好了,認真成完成作業,這樣才算是努力吧。
2 努力是為了她以后生活過得好一點,我不要求她上什么清華北大的,只要她不要像我這樣辛苦就行了,因為我只是一個在工廠上班的員工。
3 最重要的應該是環境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吧!
4 為了讀更多的書吧。
——五年級,欣媽
欣媽的回答很樸實,只要能夠這樣去想并這樣去做,我想孩子也必定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努力和好的結果幾乎是必然的。
對于低段小學階段的孩子,我認為還是規范好作業質量,態度認真點。
——小學家長
低年級的孩子,學習上的負擔相對較輕,態度和習慣更重要。
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不折不扣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且能夠自主的做一些課外拓展,我就覺得孩子是努力的,成績固然與努力有關,但孩子的學習態度更重要。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學和聰明,而是見證孩子在這個學習階段的成長。我讓你好好學習并不是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將來可以有更好選擇的權利。
——初二,濛媽
“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學和聰明,而是見證孩子在這個學習階段的成長。我讓你好好學習并不是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將來可以有更好選擇的權利。”如果每一個家長能有這種認識,并能把這種認識很好地傳達到孩子那里,我想可能孩子就不會學得那么辛苦,至少心里面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