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男和孔雀女的愛情故事并不與眾不同,也不過是紅塵普通男女的生活而已。
2020年,由師太亦舒編劇,其作品《流金歲月》拍成了電視劇。
這部電視劇除亦舒為編劇之外,參加演出的有陳道明,劉詩詩與倪妮,還有演二代楊玏。這樣看起來,這部電視劇有著不錯的資源。
曾經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飾演陳玙的楊玏在這部劇中扮演鳳凰男章安仁。
章安仁來自于小地方,他在大城市所取得的一切都來自于個人的努力。
章安仁與蔣南孫之間的愛情始于校園。校園里的愛情總是遠離世俗的,這也是章安仁為什么和家境優越的蔣南孫能夠成為戀人的原因。
蔣家一開始是瞧不上章安仁的,尤其是蔣父。在蔣父看來,從小接受精英教育,不懂生活艱辛的女兒,是不宜與一無所有的章安仁戀愛的。
蔣父最初的想法是不想讓女兒品嘗生活的不易,然而對于南孫來講,她想要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與陪伴,她覺得和章安仁待在一起,很安心。
為什么不少人的愛情在婚后會變得面目全非,原因很簡單,因為愛情不能代替生活。
蔣南孫和章安仁的愛情一開始就是有差距的,這個差距是生活環境造成的。
蔣南孫和章安仁愛情出現問題的開始并不是南孫的爸爸炒股失敗后,沒有得到章安仁的幫助,而是從章安仁選擇留校的方式時開始的。
不同生長環境的人,對待生活和解決問題的態度是不同的。
有人會認為章安仁靠打小報告擠走王永正,獲得留校資格的這種行為讓人瞧不起,但這件事情,從章安仁的角度來講,他卻未必是這樣認為的。
成功往往是依靠實力來獲得承認,這也是最直接和簡單的辦法,然而有的時候,實力并不能決定所有的問題。
王永正更換系里清單沒有的品牌涂料時,哪怕他的這種行為并不為私,但處理方法也是欠考慮的。
王永正應該把這件事情告訴系里,由系里來決定用哪一種品牌的涂料,而不能因為他認為涂料有色差,出于設計層面的考慮,就個人決定改用其他涂料。
在職場上做事情的時候,不能依靠一腔熱情和好心,規則還是需要遵守。
章安仁以此為由讓王永正失去了留校的資格,蔣南孫對章安仁的這種做法接受不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件事情是由蔣南孫告訴章安仁的。
蔣南孫的認為成功就應該通過實力來證明,而不應通過其他的方法,這樣的認知是章安仁和蔣南孫在不同生活環境生長所造成的。
章安仁想留校,想在大城市得到承認和他想要的生活,這個出發點是沒有錯的。章安仁與王永正兩人之間差的就是成長環境和生長環境中不同。
如果章安仁是王永正,擁有更好的家庭與起點,他也許不會用這種方法擠走王永正,說到底,還是因為章安仁的弱因為想贏,他的實力也并不比王永正強,他才選擇這樣的一種方法。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歷會影響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判斷與選擇。
曾經有一篇文章叫做《我用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講的就是沒有太多資源的孩子,他所擁有的東西對于不是和他一樣起點的人來講,是需要拼盡全力才能獲得的。
蔣南孫簡單地認為章安仁所要的一切不過是想得到他人的承認,她從來不和道,也沒有想過,章安仁擁有的生活是他拼盡了全力獲得的。章安仁當然很珍惜,也很怕失去。
就算沒有留校這件事情,章安仁與蔣南孫的愛情也不會如他們所想象的甜蜜與完美,因為他們兩個人來自不同家庭,對生活的理解與要求是不一致的。
章安仁和蔣南孫想要的歲月靜好,必須兩個人共同改變與接受,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到彼此的生活之中。
蔣南孫父親炒股的失敗,讓曾經富有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連房子都抵押出去了,這個時候考驗著章安仁與蔣南孫的感情。
章安仁害怕失去他拼盡一切獲得的生活,害怕他的人生重新歸零,所以拒絕了蔣南孫一家搬到他那里的建議。不能同患難的戀人,自然愛情也不牢靠。
章安仁是一個怕失去、患得患失的一個人,這樣的男人,也許看起來如同陽春白雪,但其實是很難托負并很難得到幸福的那一個人。
說到底章安仁和蔣南孫不是同一類人,他們的青春與愛情,只能說是在最好年華的相遇,兩個人終是有不同的走向。
鳳凰男和孔雀女本來就是兩類人,曾經有人說過,愛情與婚姻中,一定要找相同的人,才可以獲得幸福。
蔣南孫與王永正最后能夠走到一起,就在于他們是同一類人,他們生長于相似的生活環境,對人生與人世的理解兩個人是相同的,他們可以達成共識,更容易接受彼此。
但是是不是鳳凰男和孔雀女在一起就得不到幸福?答案當然是:不是!兩個人真誠坦誠,多點寬容,彼此多點努力與付出,是可以得到幸福的。
雖然如此,但是他們幸福的獲得會比是同一類人的伴侶要走的路多一點,遇到的困難多一點。
選擇了什么樣的愛情,就選擇了什么樣的人生。
章安仁與蔣南孫的分手,雖然會有傷痛,但對于他們兩個人來講,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有人說:”在愛情面前光靠孤勇是不夠的,愛情更需要生活的智慧與力量?!八?,有的時候無需責怪章安仁,因為他擁有和得到的一切來自于他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