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服用降壓藥是管好血壓的關鍵。
本報記者 葉芳 通訊員 游華玲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藥物治療是控制高血壓的有效方式,如何正確服用降壓藥、管理好自己的血壓?請聽聽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張群的專業意見。
治療上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張群介紹,老年人對高血壓的治療在認識上存在很多誤區,尤其在服用降壓藥物時常見以下四個誤區:
1.任性用藥:老年人對高血壓癥狀認識不深,經常出現憑自我感覺服藥的現象。比如無不適感覺時少服甚至不服藥、間斷服藥;或者不測血壓直接盲目服藥的。殊不知,這些服藥方式都是任性的也是錯誤的。長期如此會使血壓忽高忽低,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血壓就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甚至使病情惡化,誘發心腦血管疾患。此外很可能延誤治療時機并且使機體產生耐藥性。
2.心急降壓:有的老年人血壓升高了,心急著把血壓降下來,于是擅自加倍服藥或數藥并用,使血壓驟降。有時候降壓過快反而會給病人帶來更嚴重的后果,甚至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引發腦梗塞。
3.服藥時間不對:血壓在上午的時候達到最高,應在早上服用降壓藥,但是有些老年人喜歡睡前服用降壓藥,這樣容易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纖維蛋白等凝血物質在血管內積聚成塊 ,阻塞腦血管并發缺血性腦中風。
4.不信處方擅自用藥:服藥幾天后血壓并沒那么快降下來,患者就覺得醫生開的藥沒用。于是偏信廣告或者采用熟人治療高血壓的用藥處方來服藥,這樣就勢必出現治不對癥、藥不對病的情況,往往會延誤疾病的治療,后果不堪設想。
避免不合理用藥
“老年人不合理用藥已經成為當今全球的第四號殺手,”張群提醒,老人服用抗高血壓藥需注意以下幾點:
1.長期用藥:老年人高血壓基本都需要堅持長期服藥,初次診斷血壓值不是特別高,病情比較穩定,也沒有其他的并發癥,只需服用一種藥物治療,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嚴密地監測血壓情況。
2.耐心降壓:降壓藥的起效時間有長有短,一般降壓效果在服藥后一到兩周才會見效,所以要耐心的慢慢接受治療,不要自行調整用藥量。當達到理想血壓時,可以長期按一定劑量服用。
3.遵醫囑服藥:醫生會根據患者個體的血壓情況來開處方。不同類型血壓使用的藥物不一樣,有的老年人覺得降壓時間太久而不滿意,切不可隨意服用其他藥物,建議可以到醫院咨詢醫生或藥師。
4.不可隨意停藥:服藥后如果不合適,不能自行減量、停藥或換藥,建議定期去醫院檢查。如果降壓藥有效,不必換藥,每天應該定時定量服藥,不能因血壓下降而自己停藥,可能會引起血壓反彈上升,病情惡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