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選擇食物時,「食物嘌呤含量」是個重要判斷指標。因為痛風的「病根」是高尿酸血癥,食物中的嘌呤會在體內(nèi)代謝為尿酸,影響血尿酸水平。
而各種谷物外皮中的嘌呤含量相對較高,所以既往觀點認為:痛風或高尿酸應多吃精白米、精白面等嘌呤含量更低的細糧,而要少吃燕麥、芋頭、玉米、小米等嘌呤含量較高的粗糧。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這種觀點開始站不住腳了。
粗糧的嘌呤含量不一定高
目前國內(nèi)最為專業(yè)的食物營養(yǎng)成分書籍《中國食物成分表》中并沒有將食物嘌呤列入其中。
各種書籍、網(wǎng)絡(luò)資料中的「食物嘌呤含量」來源眾多,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不甚一致,有的出入還很大。這可能與測定方法,所選食物的產(chǎn)地、品種、成熟程度、水分含量等因素有關(guān)。
如下是來自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的數(shù)據(jù):
從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很多日常的粗糧如小米、玉米、高粱、芋頭、土豆、荸薺、紅薯中的嘌呤含量并不高,甚至遠低于精白米和精白面。
白米飯、面條都能放心吃,這些嘌呤含量更低的粗糧當然也能吃。
植物性嘌呤不同于動物性嘌呤
以往缺少深入研究,因此沒有認識到,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對痛風影響是不同的。
而新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蔬菜、粗糧等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很少增加血尿酸水平,不影響痛風控制。
此外,粗雜糧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yǎng)素均高于細糧,如無特殊情況,高尿酸、痛風的朋友不必減少粗糧的攝入比例。
所以,大家日常主食做到粗細搭配就可以了,不用特地多選精糧,更不用避開粗糧。
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對痛風有益
粗糧比細糧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更少的碳水化合物,這些對于控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都是有益的。
1. 減肥,防痛風
膳食纖維有很強的吸水溶脹性能,吸水后體積和重量增加 10~15 倍,既能增加人的飽腹感,又能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這對預防痛風發(fā)作有益。
2. 減少高脂血癥的發(fā)生
痛風是個代謝性疾病,痛風病友也更容易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情況。
而粗糧膳食纖維中的果膠可結(jié)合膽固醇,使其直接從腸道中排出,從而減少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率,由此降低總膽固醇水平, 減少高脂血癥的發(fā)生。
3. 有利于糖尿病的改善
很多痛風病友常伴有糖尿病,飲食上不僅要考慮痛風的問題,也得考慮糖尿病控制的問題。
而粗糧膳食纖維中的果膠,可以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餐后血糖不會急劇上升,這對血糖控制也是有益的。
粗糧和細糧如何搭配才最好?
普通的血尿酸升高或痛風病友而言,可以按照自己的飲食偏好自由搭配。
而體重超標甚至肥胖的痛風病友,建議盡量增加粗糧的比例,同時控制每天攝入的主食總量,以減輕體重。肥胖也是影響高尿酸、痛風控制的重要原因,體重控制好了,痛風也能得到改善。
對同時患糖尿病的病友來說,建議粗糧和細糧的比例為 1∶1 或粗糧占更大的比例,這樣有助于控制血糖。
但是,痛風同時有胃腸道疾病(如胃潰瘍)的人來說,則應減少粗糧的比例,按照自己消化能力來搭配粗糧和細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