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將承包地租賃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或單位,其流轉合同效力如何,如果村民有意見,該如何處理?
一是《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等原則。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6號)第十一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流轉價款、流轉期限等主要內容相同的條件下主張優先權的,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一)在書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二)未經書面公示,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開始使用承包地兩個月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第十四條規走:“承包方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僅以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未報其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三是《中共中央關于做好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工作的通知》(中發【2001】18號)要求“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
處理此類問題應當把握的原則: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某農戶將承包地租賃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或單位,沒有違反法律政策關于土地流轉不得改變集體土地所有權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規定,其流轉合同合法有效。二是法律規定,土地流轉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某農戶將承包地租賃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或單位,如果村民有意見,同等條件下應先滿足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流轉土地的要求,但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開始使用承包地2個月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可以不予考慮。
【相關案例】
2012年4月,xx市x河區李家寨鎮某村委會在沒有召開村民會議征求村民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本村集體組織所有的一塊荒地發包給本村以外的張某承包,承包期限為三年,承包費為3萬元。
張某隨后對該荒地進行經營開發的該村村民得知后認為該塊荒地屬村民集體所有財產,村委會發包該塊荒山沒有經過村民集體組織的同意,程序違法,此發包合同是無效的,要求張某停止開發。
經多次協商未果后,該村村民代表向x河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定村委會與張某簽訂的荒地承包合同無效。
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根據我國《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
本案中,該村委會在沒有召開村民會議并經同意的基礎上,擅自將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荒山承包給本集體經濟之外的第三人,違反了《土地承包法》規定的程序,遂判決該村委會與張某簽訂的荒地承包合同無效。
關心農村土地問題,尋找農業致富機會,請關注土地論壇。
土地流轉 就上土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