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www.ithome.com):眼鏡度數配小點,視力就能恢復?
隨著工作、學習、生活壓力的增加和用眼習慣的不良,使得近視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對于我國城市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超過50%。為了預防和矯正近視,人們也開發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例如,最為常見的矯正手法就是佩戴近視鏡。對于近視鏡有傳言說,在配鏡的時候度數比真實度數小一些,這樣可以讓近視逐漸恢復。這是真的嗎?
近視是如何發生的?
近視屬于眼屈光不正的一種類型。各種由于人眼光學系統,即屈光系統的缺陷而導致的成像障礙,都可以歸為屈光不正。人眼的主要屈光系統包括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此外,還有一些附屬組織和器官對這套系統進行調節。
對于人眼而言,最主要的屈光和屈光調系統是晶狀體。晶狀體可以視為一個凸透鏡,其周圍環繞一圈懸韌帶以保持一定張力。此外,晶狀體周圍還附著有睫狀肌,睫狀肌通過收縮和舒張來調節晶狀體曲率,來適應觀看近處或遠處物體。具體來說,在看遠處時,睫狀肌舒張,晶狀體由于懸韌帶拉伸,曲率變小,屈光能力弱,而在看近處物體時則相反,睫狀肌收縮,曲率變大,增加屈光能力。
對于近視而言,是由于物體在眼內所成的像無法準確落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視網膜之前造成的。因此在看近處物體時,由于物距變短相距就增加的光學原理,近處的物體可以被看清;而對于遠處的物體,則因像不在視網膜上而看不清楚。事實上,近視造成的效果就是“能夠看清更近的物體,但看不清更遠的物體”。而要造成“像落在視網膜之前”,可以由兩種機制產生,一是屈光系統屈光能力過強,二是眼軸增長。
如果長時間觀看近處物體,那么睫狀肌會由于一直處于收縮狀態而痙攣,從而導致晶狀體一直處在強屈光能力狀態下,以至于在看遠處物體時,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之前而造成近視。不過,這種情況在放松后通常會得到恢復。這就是所謂的假性近視。
然而,如果睫狀肌遲遲得不到放松,始終處于緊張的睫狀肌會拉伸眼球壁,從而使得角膜更加突出、眼球前后徑(即眼軸)增加。而由于晶狀體后填充有膠質玻璃體,眼球一旦發生變形,那么很難得以恢復。因此眼球的變形一旦產生,就意味著由假性近視發展為了真性近視。
佩戴低度數眼鏡有用嗎?
為了補償近視時無法看清遠處物體的缺陷,在近視的眼睛之前增加一個凹透鏡,以此增加相距,使得讓遠處物體的像正確投影在視網膜上。這正是近視眼鏡的原理。
然而,近視鏡雖然讓近視者能夠看清遠處的物體,但若不改變用眼習慣,在看近處物體的時候,會更為加劇睫狀肌的緊張。從之前的論述可知,睫狀肌緊張——睫狀肌痙攣——眼軸增長是近視的產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而睫狀肌緊張是這一切的源頭。因此若戴著近視眼鏡依然習慣看近近處物體,會使得近視進一步發展,從而產生“近視鏡越戴越近視”的現象。
那么,如果佩戴度數比實際眼睛屈光度低的眼睛,能起到恢復的效果嗎?我們依照上面“近視產生發展流程”來分析。事實上,對于假性近視而言,恢復的唯一方式,是讓睫狀肌不再緊張而痙攣。但是佩戴低度數眼鏡能做到嗎?事實上,佩戴低度數眼鏡后,如果依然常看近處物體,雖然睫狀肌的緊張程度比佩戴正常度數眼睛低,但依然處于緊張狀態,正如“五十步笑百步”。而持續的緊張依然會加劇眼球的變型,從而加深近視度數。可見,如果只佩戴低度數眼鏡而不改變用眼習慣,那么最多是延緩近視加深的速度,而不會起到恢復作用。而對于真性近視而言,由于眼球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形,因此即使充分放松睫狀肌,都無法恢復,更何況佩戴眼鏡。
由此可見,要避免近視程度的加深和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用眼習慣,采用正確的姿勢看書、寫字和使用電子產品,以此避免睫狀肌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下。其次,在需要觀看近處的物體時,可佩戴低度數眼鏡,或不使用近視鏡,以避免睫狀肌過度緊張而加深近視狀態。此外,需要注意勞逸結合,經常眺望遠處物體以放松睫狀肌。堅持做到以上這些,可以使得假性近視逐漸恢復、真性近視不再繼續發展。而如果不注意用眼習慣,只寄希望于佩戴低度數眼鏡就想恢復視力,那只能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