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抗疫科普#濕疹驗方秘方大全 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通治方】
1、朱仁康:濕疹粉,治濕疹、腳濕氣。
煅石膏末, 枯礬末, 白芷末,冰片
先將冰片及白正末研細,后加煅石膏末、枯礬同研極細。滲水多時用藥末外摻,滲水少時用植物油調如糊外搽,亦可加入其他藥膏外用。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2、陳國恩:治陰囊濕疹及皮膚濕疹,常用蛇床、苦參、川椒、黃柏、白礬、雄黃、少許食鹽。水煎熏洗,不必服藥,屢使屢應。
--《吉林省名老中醫經驗選編》
3、冉小峰:濕疹膏,治急慢性濕疹,嬰兒濕疹。
黃柏, 牡蠣, 冰片,雄黃,蓖麻油,香果脂
前4味藥粉碎為細粉,過篩,(天下養生網)于乳缽內加入蓖麻油,研合均勻,然后再加入香果脂微溫攪勻即可。視患處大小,每日或隔日用藥1次,將患處洗凈,薄薄涂敷本品1層,用紗布包扎。
--《歷代名醫良方注釋》
4、龔志賢:皮膚濕疹外洗方。
苦參,蛇床子 ,百部, 益母草
水煎。每劑可煎2~3次,洗滌濕疹。
--《龔志賢臨床經驗集》
【辨證方】
1、寒 證
張可委:吳萸螵硫散,治濕疹。
吳茱萸, 海螵蛸,硫黃, 冰片
上藥共為細末,濕重流水者,用藥面撤患處;濕輕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藥抹患處,每日兩次。
李××,男,11個月。患兒自出生后50天患雙側面部濕疹,起初如錢眼,紅潤流水,經用膚輕松、氫化可的松軟膏、蛋黃油、黑豆油等久治不愈,逐漸發展到雙側面頰部,流黃粘水。經用吳萸螵硫散3天,即告痊愈。
--《千家妙方》下冊
2、熱 證
凌云鵬:三妙散,治濕疹。
黃柏末, 牡蠣粉, 青黛
共研成細末。取適量以植物油調成糊狀,涂敷局部。
--《臨診一得錄》
張夢依:濕疹。
金銀花,土茯苓,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薛皮,野菊花, 炒黃柏,炒黃芩,干生地,連翹,蟬蛻,荊芥
濃煎,分3次服;小兒在1歲者,分3天15次服完;3歲者,(天下養生網)分2天10次服完。3劑為l療程,痊愈可停服,未痊愈可續服3劑。
黃×,女,2歲,一九六九年五月二十九日,出生三月后即患濕疹,屢治不愈,頭面到處浸淫,尤以面部更多,擬以上方3劑,已愈八九,囑繼服原方3劑,以免復發。
--《臨證會要》
朱仁康:利濕清熱方,治急性濕疹、下肢丹毒、帶狀皰疹等。
生地,黃芩,赤苓,澤瀉,車前子(包) ,木通,六一散(包)
水煎服。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趙炳南:蛇床子洗方,治陰囊濕疹,陰囊瘙癢癥,女陰潰瘍,會陰部濕疹瘙癢癥等。
威靈仙,蛇床子, 當歸尾,縮砂殼,土大黃,老蔥頭,苦參
將上藥碾碎裝紗布袋內,用桑枝架在水鍋上蒸后用;或煮水浸泡用。蒸后熱塌或浸泡坐浴。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朱仁康:五石膏,治濕疹滲水不多時。
青黛,黃柏末,枯礬,蛤粉,爐甘石,假石膏,滑石,凡士林,麻油
上7種藥,共研細末,加入凡土林及香油內,調和成膏。薄涂皮損上。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潘嘉礦:濕疹膏,治滲液性濕疹。
滑石,煅石膏,月石, 氧化鋅,松香,枯礬,凡士林,將如上藥物研成細末,過120目篩,松香過60目篩。凡士林加熱熔融,趁熱用l00目網篩或細布過濾,除去雜質,倒入缽中。后將混合的藥粉 趁熱入凡土林中(70℃左右),調勻,直至冷卻即成。用時涂于紗布上敷貼患處,每日1次換敷。瘡面小的患者,換敷l~2次即可治愈。
--《千家妙方》下冊
3、虛 證
朱仁康:除濕丸,治亞急性濕疹,慢性陰囊濕疹。
干地黃,玄參,丹參,當歸,茯苓,澤瀉,白蘚皮,蛇床子,地膚子
研成細末,水泛為丸,每包裝18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半包,開水送服。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4、實 證
朱仁康:芳香化濕湯,治亞急性濕疹、錢幣形濕疹、慢性濕疹等。
藿香,佩蘭,蒼術,陳皮,茯苓,澤瀉, 白蘚皮,地膚子
水煎服。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趙炳南:搜風除濕湯,治慢性濕疹、慢性神經性皮炎(頑癬)。
全蟲, 蜈蚣, 海風藤,川槿皮,炒黃柏,炒白術, 炒薏米,炒枳殼,白藥皮,威靈仙 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建議收藏、轉發、分享,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記得點贊支持一下,您的點贊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謝謝!
#中醫##頭號周刊##心健康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