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悲劇都因偏執和驕傲造成,許多窮人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而陷入貧困。
多年前,我在第五大道浸禮會教堂偶遇了一個叫漢森的年輕人,一個在節衣縮食中悲慘度日的小花匠。也許漢森先生自以為堅守貧窮是一種美德,因此擺出一副品格高尚的姿態對我說:“洛克菲勒先生,我覺得我有責任同你討論金錢是萬惡之源這一問題,這是《圣經》上說的。”
就在那一瞬,我知道漢森先生為什么與財富無緣了,他是在從對《圣經》的誤解中獲取人生教誨。但他卻渾然不覺。
我不希望讓這個可憐的年輕人在心胸狹窄的沼澤中越陷越深,我告訴他:“年輕人,我從小就不斷接受各種基督教格言的熏陶,且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我想你也一樣。但我的記憶力似乎要比你好一些,你忘了,在那句話的前邊還有一個詞——喜愛,‘喜愛金錢是萬惡之源’。”
“你說什么?”漢森的嘴巴大張著,好像要吞下一整條鯨魚。真希望他賺錢的胃口能有那么大。
“是的,年輕人,”我拍了拍他的肩頭說,“《圣經》根源于人類的尊嚴與愛,是對宇宙最高心靈的敬重,你可以毫不畏懼地引用里面的話,并將整個生命托付給它。所以,當你直接引用《圣經》的智慧時,你所引用的便是真理。‘喜愛金錢是萬惡之源。’哦,正是如此。喜愛金錢只是崇拜的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你沒有手段,就無法達成目標,如果你只知道當守財奴,那么金錢就是萬惡之源。”
“想一想,年輕人,”我提醒漢森,“如果你有了錢,你就可以惠及你的家人、朋友,給他們快樂、幸福的生活,更可惠及社會,拯救那些孤苦無助的窮人,那么金錢就成了幸福之源。”
“年輕人,手里每增加一分錢,就多了一分決定未來命運的力量,去賺錢吧,”我勸他,“你不該讓那些偏執的思想鎖住你強勁的雙手,你應該花時間讓自己富裕起來,因為有了錢就有了力量。而紐約充滿了致富商機,你應該致富,而且能夠致富。記住,小伙子,你雖是塵世間的匆匆過客,卻也要活出一道人生的亮麗風光。”
我不知道漢森能否接受我的規勸,如果不能,我會為他感到遺憾,他看上去很結實,腦袋也不笨。
我一直以為,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讓自己富裕起來。當然,有些東西確實比金錢更有價值。當我們看到一座落滿秋葉的墳墓時,就不免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的確比金錢崇高。尤其是那些受過苦難的人更能深深地體會到,有些東西比黃金更甜蜜、更尊貴、更神圣。然而,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那些東西沒有一樣不是用金錢來大幅提升的。金錢不一定是萬能的,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離不開金錢!
愛情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最偉大之物,但是,擁有很多金錢的情人能使愛情更加幸福,金錢就具有這樣的力量!
一個人如果說“我不要金錢”,那就等于是在說“我不想為家人、友人和同胞服務”。這種說法十分荒謬,但要斷絕這兩者的關系同樣荒謬!
我相信金錢的力量,也主張人人都應該去賺錢。然而,宗教對這種想法有強烈的偏見,因為有些人覺得,作為上帝貧窮的子民是無上的榮耀。我曾聽過一個人在祈禱會上禱告,他很感謝自己是上帝的貧困子民,我聽聞后不禁暗想:此人的太太要是聽到她先生如此胡言亂語,不知會作何感想?她肯定會認為自己嫁錯了人。
我不想再見到這種上帝的貧困子民,我想上帝也不愿意!可以說,如果某個原本應該富有的人,卻因為貧窮而怯弱無能,那他必然犯下了極端嚴重的錯誤;他不僅對自己不忠實,也虧待了其家人!
我不能說,賺錢的多寡可以用來作為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標尺,但幾乎毫無例外的是,你可以利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收入越多,你的貢獻也越多。一想到我已使無數國民走向了富裕之路,我便感覺擁有了偉大的人生。
我相信上帝是為他的子民——而不是撒旦之流——才鑄造鉆石的。上帝所給我們的唯一忠告是:我們不能在有違上帝的情況下賺錢,或賺取別的東西。那樣做只能讓我們平添罪惡感。要獲取金錢,大量的金錢,無可厚非,只要我們以正當的方法得來,而不是讓金錢拖著我們的鼻子走。
某些人之所以沒錢,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錢。他們認為錢既冷又硬,其實錢柔軟而溫暖,它會給我們安全感,而且在色澤上也能跟我們所穿的衣服相配。
我之所以是我,都是我過去的信念創造出來的。坦白地說,從我感覺到人世間因貧窮而受苦的時候,我就萌發了一種信念:我應該是富翁,我沒有權利當窮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信念變得有如鋼鐵般堅硬。
我小的時候正是拜金思想神圣化的時期,當時數以萬計的淘金者懷揣著發財夢拼命涌進加利福尼亞,盡管事后發現那場淘金熱只是個圈套,卻大大激發了數百萬人的發財欲望,這其中就包括我這個年僅10多歲的孩子。
那時我家境困窘,時常要接受好心人伸出的援手。我母親是一個自尊的人,她希望我能肩負起做長子的職責,經營好這個家庭。母親的希望與教誨讓我產生了一種終生不變的責任感,我發誓:我不要淪為窮人,我要賺錢,要用財富改變家人的命運!
在我少年時代的發財夢中,金錢對我來說,不只是讓家人過上富足無憂生活的工具,而是通過給予——明明白白地花出去,金錢更能換來道德上的尊嚴和社會地位,這些東西遠比豪華、氣派的居所和美麗、漂亮的服飾更令我激動不已!
我對金錢的理解,堅定了我要賺錢、我要成為富人的信念,而這個信念又給予我無比的斗志去追逐財富。
兒子,沒有比為賺錢而賺錢的人更可悲、更可鄙的,我懂得賺錢之道:要讓金錢當我的奴隸,而不能讓金錢奴役我。
愛你的父親
1906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