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部分城市將合力打造“滬杭甬大灣區”。
為什么不叫“長三角大灣區”或是“江浙滬大灣區”呢?長三角有26城,江浙滬有25城,城市太多,難以兼顧,如果所有城市都納入進去,就是失去大灣區建設的初衷,而且長三角的一些城市離周邊的港口很遠,和灣區完全搭不上邊。
那么為何不叫“杭州灣大灣區”或是“環杭州大灣區”呢?那樣的話,在灣區的名稱上排斥或是隱藏了上海的作用,不利于調動上海的積極性,所以,以“滬杭甬大灣區”最為合適。
滬杭甬大灣區目前有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常州、嘉興、南通、湖州、紹興、舟山等11個城市。
滬杭甬大灣區中,以上海的城市級別最高,為直轄市、中國一線城市,擁有除了北京之外,中國最優質的資源。
上海迪士尼樂園
其次,為杭州,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新一線城市,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城市以及浙商大本營,杭州可謂“財大氣粗”,杭州以前沒有崛起缺的是舞臺,而2016年的G20杭州峰會,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大舞臺,杭州在世界人民面前表演,很成功,世界人民都記住中國有一座非常棒的城市叫“杭州”。
浙江大學
滬杭甬大灣區中,僅次于杭州的是寧波,寧波是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世界港口城市,沿海城市的所有優點,寧波都具備,而且城市級別高,這可不是所有沿海城市都具備的,例如江蘇沿海城市南通只是一個普通地級市而已。
寧波大學
寧波有大學、大港、有大的商幫(甬商,浙商的重要分支),城市級別高,所以,能發展成浙江第二大城市,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寧波-舟山港更是港口界的超然存在。
蘇州,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地級市,有歷史有文化,重教育,經濟強,人民富,有高鐵,有地鐵,唯一美中不足的沒有國際機場,另外,蘇州的產業結構也飽受詬病,其實,蘇州的產業結構還算合理,外資的問題,其實不算問題,蘇州不管在國內外什么形勢下都能吸引到巨額外資進來,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蘇州衰落論者所持的論據根本無法站立腳。
蘇州倫敦橋
當然,蘇州與杭州相比,產業結構還是太“重”了,蘇州在新經濟方面確實遠遠不及杭州,尤其在互聯網方面,蘇州比較優勢的產業是納米新材料和醫藥產業,而在另一個新興領域物聯網方面也遠遠不及蘇州的鄰居無錫。
無錫是真正的“小而美”城市,她比蘇州轄區面積還小,區位優勢也沒有蘇州優越,但近年來,成功走出一條依靠物聯網產業轉型成功的新路,完全取代了原來的光伏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無錫也在經過沉淪之后,重新回到新一線城市俱樂部,2017年,無錫的GDP成功突破了萬億元。
江南大學
常州作為蘇錫常都市圈城市,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員,實力也比較強勁,人均GDP排在江蘇前列,常州如何做到呢?常州可謂真正的藏富于民。
南通,濱江臨海的區位優勢很是獨特,又毗鄰上海(南通啟東市和海門市都與上海崇明區接壤),南通的基礎教育全國領先,而且體育領域,頻出世界冠軍,南通商人在世界各地經商,尤其是在非洲經商的通商比例占江蘇商人的比例很高,當然,南通本土商人實力也很強,在江蘇是第一方陣。
南通火車站
南通的崛起要等到2020年滬通鐵路開通之日,屆時,南通市區到上海只要1小時左右即可抵達。
嘉興的最大優勢是既臨滬又臨杭,當然,嘉興的不同縣市第一戰略不同,例如,嘉興的嘉善縣離上海更近,以接軌上海為第一要務,而海寧這些地區則以接軌杭州為主,“融杭接滬”,雖然,兩面都押注,但還是以杭州為主。
嘉興南站
湖州也同時是杭州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原本,湖州是單純的杭州都市圈城市,在上海新版城市規劃中被吸收為都市圈成員,主要因為隨著滬蘇湖高鐵的建設,湖州到上海最快只要30分鐘左右(這里指的是南潯站),湖州在上海和杭州之間可以左右逢源,另外,湖州到南京、合肥、杭州、上海都將一小時直達。
湖州站
紹興是堅定的杭州都市圈成員,杭州到紹興的城際鐵路也正在修建中,紹興更親杭州而不是上海。
紹興北站
舟山被納入到上海大都市圈和滬杭甬大灣區,主要因為舟山的港口與寧波港口已經一體化,舟山被納入到寧波都市圈的范疇,而寧波作為滬杭甬大灣區的重要一極,帶上自己的小弟也是合情合理的。
寧波舟山港
還有一個原因,上海洋山港位于嵊泗縣,嵊泗縣位于浙江省最東部,是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海島縣,隸屬于浙江省舟山市,如此說,上海建設港口用了人家的土地,不帶人家一起玩也說不過去。
上海洋山港(舟山市嵊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