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賺7000億,拼多多都是學徒,它賺錢的秘訣是……
一家超市每天想的不是如何多賺錢,而是怎樣少賺錢。甚至在這家超市能夠無條件退貨,會員卡還可以作為身份證使用,這家超市的員工離職率僅在5%……
這樣的超市甚至一度直逼沃爾瑪,成為全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它到底做對了什么?餐飲老板們能學到什么?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文
2018年拼多多上市,成為國內一大商界新聞。這一開始并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模式,最后在美國敲鐘,其CEO表示,拼多多是學了一家不愿意賺錢的超市和迪士尼的打法。
而死磕性價比的雷布斯,也曾公開表示,之所以能夠做出目前的小米模式,也是因為學了一家不想賺錢的超市。
這家超市,從1983年開業至今,不做商業宣傳、沒有公關團隊,卻在全球7個國家開了750家分店,其中美國和波多黎各共有535家,加拿大100家,日本26家,韓國15家。其緊隨沃爾瑪,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年收入超過1100億美元(約7000億元)!
這家叫做Costco,中文名叫做開市客的超市每天想的不是如何多賺錢,而是怎樣少賺錢。
前不久,有消息曝出,Costco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面,會在上海的閔行區與大家見面。
2017年,Costco在天貓首開旗艦店,憑借寥寥幾件商品,聚集了146萬的粉絲。這個品牌到底有何神奇之處?我們一一來看。
1.神奇一:每天少賺一點
全世界的老板都在想如何賺取高毛利,只有Costco整天在思考:如何才能少賺一點!
Costco的平均毛利率只有10%,在Costco,如果商品毛利要設置高于14%,審批流程要上升到CEO級別。
Costco的超低毛利是什么概念?
舉個例子,如果一件商品的進貨價只有10元,那么賣價只能是11元。而在Costco之前的沃爾瑪,平均毛利率達到了40%~60%,而48顆的費列羅巧克力,最低只要8.99美元,在亞馬遜上,同款費列羅要賣到19美元!
此外,Costco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招牌套餐,熱狗+汽水。這個套餐從開業到現在,30多年的價格一直是1.5美元,至今已經賣出了幾十億份。
這就像宜家里面超便宜的冰激凌,價低而量大,在大流量里,賺取了不菲的利潤。
2.神奇二:一言不合,退退退
一般的商店,商品售出后超過7天或者30天,就不換不退了。而且商品退回時要完好無損不影響售賣才行。
但在Costco曾經被退回的商品,令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死掉的圣誕樹、穿過的內褲、凍了13年的魚、吃剩的牛排、吃了一半的餅干……
Costco退貨不問原因、不限時間,只要消費者不滿意,隨時可以退換!一言不合,Costco就退退退!
因為在Costco看來,退貨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而被退貨的供應商也會感覺壓力山大,從而促進了今后產品品質的提升。
3.神奇三:暢銷東西要藏起來
普通超市通常會把最暢銷的商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暢銷的產品就像書店里的暢銷書,永遠擺在最好的位置。
可Costco偏不,熱賣的東西,通常要藏起來。比如自有品牌KS堅果曾創造3天賣3噸的記錄,非常火爆。但是Costco卻把它放在非食品區的角落,非要轉一圈才能找到這種熱賣商品。
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很多爆品銷量大,一不小心就賣完了,更是因為大家在尋找這些熱賣產品的時候會更多地經過其它產品。這種做法,不僅保證了爆品的細水長流,也更好地推動了其它產品的銷售。
4.神奇四:登機、出國忘帶身份證,用Costco會員卡
當一個超市能夠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時,它也就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點就像成都的紅旗超市。
紅旗超市作為西南最大的社區超市,不僅解決了24小時的便利問題,還解決了大家日常充卡、繳納水電氣等等各種費用的問題。這和Costco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而Costco解決的卻不僅僅是這些問題。
Costco把會員的照片和姓名印在會員卡上,甚至與北美政府部門達成合作,拿到了符合TSA允許乘客提供除了護照以外的其他證件來證明自己身份的許可。
所以,如果登機、出國身份證忘記帶了怎么辦?Costco的會員卡是可以當做身份證使用的。不管是加拿大邊境管理局還是美國海關,都好使。
另外,Costco的醫療體系頗為健全,如果顧客的醫療保險不包括所有藥品,那么就能在它那里買藥,價格遠低于市面價。
Costco會員還可以在它的醫療中心Costco's Hearing AidCenters做免費檢查,不收取任何清潔或后續預約費用(目前只限于耳科)。
不僅醫療,Costco連你的車子都考慮到了,它不僅一年能賣出46.5萬輛汽車,是全美第二大汽車經銷商,自己還有加油站,會員加油不僅非常便宜,還能換輪胎、做輪胎矯正,并終身免費打氣。
這樣,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得到了有效滿足,真真正正地逃不出Costco的手掌心。
5.神奇五:作為超市,竟然不是大而全
我們逛普通超市,常常看到試吃的小樣太寒酸!但在Costco,這里的試吃不僅分量足夠大,還不怕客人隨便吃,甚至不怕拖家帶口吃。
因為只要Costco舉辦試吃活動,當天商品的銷售額能大幅增長2到3倍。
同時,在Costco,活躍的SKU只有3800個,這個數量相當于沃爾瑪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在它家每個細分商品只有2、3種選擇,只有具備“爆款”屬性的商品才被允許上架。
比如它的微波爐只會選低、中、高檔三款產品,牙膏也不過幾種品牌。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單品備貨規模極大,自然能從供應商那里爭取更大的議價空間。
事實上Costco拿貨價都遠低于其他批發商,這樣給到消費者的價格就更低了,同時也節約了他們的選擇成本。
6.Costco的賺錢秘籍并不是薄利多銷
沃爾瑪倡導“天天低價”,而Costco更是把“會員制”、‘低價“、“大包裝”、“簡單陳列”發揮到極致。
到Costco購物需要會員卡,沒有會員卡是不允許消費的(但可以在Costco店內消費快餐)。
Costco的會員卡有兩種:60美元/年和120美元/年。60美元的是普通會員,上面所有的服務都能享受,120美元是執行會員,年底還能按購物量的2%返現,而且買得越多返得越多。
有了如上的“神奇”服務,Costco就成為一個龐大的引流平臺,很多“路人粉”僅僅因為一兩次嘗試,就變成了Costco的死忠粉。而且,Costco的會員非常忠誠,續簽率一度達到了90%以上。
Costco的盈利模式,其實并不是什么薄利多銷,而是它的極致服務帶來的巨大流量和會員費。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財年,Costco會員費收入達28.5億美元,貢獻了超過70%的營業利潤。
而且,不僅會員續簽率超高,普通會員升級到執行會員的比例也高達38%。
在Costco,購物成了一種信仰。借用雷軍的話說就是:進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價錢,只要閉上眼睛買,這是一種信。
在美國,電商的崛起讓實體商家叫苦不迭,沃爾瑪等品牌紛紛陷入關店潮。然而Costco卻以獨特的會員制+低毛利+ 極致服務模式成功抵御了零售業的衰退。
除此之外,Costco的大盒包裝,也是其店內的一大特色。這里銷售的產品包裝都非常大,還有多包聯合包裝。
另外,Costco存售一體的倉儲式賣場結構——一類商品賣完馬上補貨,不僅降低了倉儲成本,遠低于沃爾瑪的42天和塔吉特的58天,只有29.5天的庫存率,還加快了資金運轉效率,降低了經營管理成本。
同時,他們對商品質量嚴格把關,即使退貨政策瘋狂,退貨率也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最重要的是,在美國的員工滿意度調查中,這個零售商巨頭——Costco的員工滿意度僅次于谷歌,居于第二名。
Costco的員工待遇甚至超過很多硅谷的頂級公司:Costco一個收銀員時薪是20.89美元,這是沃爾瑪的2倍,是普通超市員工的3倍。
而且它88%的雇員都享受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險。在Costco,員工離職率僅為5%。
而Costco的員工也會因為受到公司的優待,而傳遞給顧客更好的服務,更積極的感受。這種形象是花錢做廣告都買不來的。
7.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一項全美零售業極度重視的調查數據——美國顧客滿意度調查數據(ACSI)顯示,在網購滿意度上,一向穩居榜首的亞馬遜,今年屈居第二。Costco的線上商城,登上榜首。
專注在少量產品,不斷提升質量,并通過龐大的采購量保證低價,是Costco的經營王道。
Costco只有大約4000個SKU,而大多數線下零售商有超過30000個SKU,線上零售商更是遠遠超過這個數量。國內多個跨境電商企業,經營SKU數都超過10萬個。保證較少的SKU,產品開發人員更能集中精力對產品的質量和價格進行管理。
現如今,Costco的線上商城正在崛起,對于電商巨頭來說,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攪局者。
(內容整合自創業智庫、跨境電商跨境屋等網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