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講南北方買菜差異的。
說是“在北方,你如果按幾根、幾量來買菜,老板要不就免費送你,要不就想削你!”
這這這...也太真實了吧?
原來北方人買菜,很多時候都是按捆、按大袋算的。特別是東北地區,過冬囤的大白菜,沒入個幾十斤都不算囤了~
南方的小伙伴對此可能難以置信,覺得這么一堆白菜得吃到猴年馬月?但是,對于東北人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隔三岔五一頓白菜豬肉燉粉條,分分鐘就能消滅好幾顆!
白菜豬肉燉粉條,一道家喻戶曉的東北菜,也是“東北四大燉”的第一燉,地位可見一斑。
雖說都是些再普通不過的食材,但一同放進鍋里燉煮,所產生的“美味效應”可不小咧。
有句順口溜就這樣道:“豬肉燉粉條,饞死野狼嚎”,其美味程度可見。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來上暖暖的一鍋,別提有多滿足了!
一般來說,做豬肉燉粉條,大多會選用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兩種。
土豆粉條顏色偏白,煮熟后會變粗,沒有粘性和嚼勁,口感比較軟綿。而紅薯粉條呢,呈青灰或者偏紅的顏色,軟滑彈牙、有嚼勁,口感較為清爽。
因為小主比較喜歡爽滑彈牙的,所以用了紅薯粉條來做。大家也可以根據喜好隨意選擇~
1.將粉條放入溫水中泡軟備用
2. 五花肉連皮切片;大白菜洗凈切塊;大蔥切圈;姜、蒜切片;干辣椒切段備用
3. 熱鍋燒油,倒入五花肉,開小火煸炒至微微焦黃
4. 往鍋里加入大蔥、姜片、蒜片、八角和干辣椒段,翻炒出香味
5. 加入白菜炒至斷生
6. 再倒入生抽、老抽和料酒翻拌均勻
7. 放入泡軟的粉條,加適量開水大火燒開后,蓋上蓋子,轉小火燜煮10分鐘左右
8. 出鍋前加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噔噔!一盤風味十足的白菜豬肉燉粉條就做好啦~
鍋里的白菜吸足了肉汁,看起來格外水潤。嘗上一口,首先奔涌而來的是一嘴清甜,隨后軟嫩的口感便點燃了味蕾。吃上幾塊,全身舒坦。
鮮香四溢的大塊五花肉,q彈、有嚼勁,搭配著白菜一起吃,完全不顯膩,反而讓整道菜肴的口感,更加豐富、有層次。
最后嗞溜著爽滑的粉條,頓覺全身暖洋洋~
后來才知道,東北人最初囤白菜,是因為天寒蔬菜少,需要儲存來過冬。
現在,它已經是地區的一種習俗了,甚至有人說“不囤白菜的冬天根本不完整”。
而這些囤著的白菜,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冬日餐桌里的“C位選手”。除了燉粉條,還能燉豆腐、燉香菇...根本不需要擔心吃不完~